07-22 19:43:43 浏览次数:174次 栏目:自查报告
在新课程评价体系方面学校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尝试。制定了《前营街小学基础教育改革实验评价方案》,在评价主体上倡导多元化;在评价形式上倡导多元化,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激励功能,取得了新的进展。将教师评价制度改革作为学校评价制度改革的突破口,改革了以往单一评价主体的状况,逐步建立了以教师自评、互评,家长、学生评价和学校评价相结合的教师评价制度。从政治思想、职业道德教育思想、教学基本功、一专多能等诸方面对教师基本素质进行全面的评价。
(五)加大“普九”工作宣传力度、努力控制辍学率
面向全社会全面宣传“普九”的重大意义,使人人清楚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是社会、家长和少年儿童应尽的义务。对全部入学儿童实行学籍管理,组织有关人员定期对学校在校学生数和转出、转入学生情况进行调查,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效性。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整体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广泛参加社会实践、公益活动,杜绝乱收费现象发生,保障辖区内少年儿童按时完成义务教育,并使残疾儿童、流动人口儿童同等享受全面的义务教育。
(六)送温暖、献爱心,帮助贫困家庭学生
为确保每位适龄儿童能享受义务教育,学校动员教师深入班级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并对贫困家庭学生进行登记,在缴费上采取优惠,学校近4年免贫困家庭学生杂费人数分别为26人、18人、36人、45人,免杂费分别为1040元、720元、1440元、1800元。在此基础上学校还要求全体师生献爱心,帮助每一位需要帮助的学生,将温暖送给每位学生。我校学生中单亲家庭孩子较多,这些孩子多数由爷爷、奶奶抚养,父母又都
下岗,这给孩子的教育甚至入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针对这一情况,学校要求老师多关心这些孩子,多给他们温暖,除了在学习上的关心帮助外,还要在生活中多给予关心,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我校六年级一班学生马婷婷没有父母,由奶奶抚养,因奶奶经济困难,没有能力供养马婷婷学习,开学时便没有让孩子来上学,当学校和班主任教师得知这一情况后,由老师带头组织学生捐款300余元,使马婷婷重又获得上学的机会。三年级一班学生马晓娜,从小失去父母,家庭生活困难,在母亲身患绝症时老师带头组织学生捐款,并将生活用品送到了学生家中……诸如此类事情在学校已形成了一种良好的风气,只要有一个孩子、一个家庭有困难,学校所有师生都会伸出援助之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已从书本中走入了学生的生活实际。
(七)其他
为确保“两基”实效,加强“两基”管理,学校组织专人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建立健全“两基”档案材料,抓紧抓细“两基”工作的自查补建工作,每年写出详实的计划与自查,使“两基”工作规范化。
走进社区巩固“两基”工作成果,学校加强了与社区的联系,及时了解学区内适龄儿童入学情况,流动人口子女入学情况,洞悉每位在校生家庭情况,并为家庭困难的学生减免了学杂费,保证了学区内适龄儿童入学率。
关心少数民族学生和女童学生,学校为少数民族学生和女童建立了详细的档案,组织教师在授课时对学生进行民族平等、男女平等等教育,并且制定了《少数民族教育五年规划》,写出了《学校女童教育情况》等资料,在评选“三好学生”、学杂费减免等方面对少数民族学生和女童进行优先考虑。
1、采用“控流机制,改革评价”的办法,巩固女童入学率
①签定控流目标责任书,为了将控流工作责任落到实处,避免将女童辍学任务落到班主任一人肩上,我们把每班女生分成两大组,由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分别承包与学校签订目标责任书,每学期兑现一次,学校设立学生巩固率奖,对达标和未达标的教师进行奖惩,
②成立动员小分队,建立辍学报告制度:
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担任动员任务,一旦发现辍学女童及时走访家庭,了解家庭情况,能解决的当时解决,解决不了的报告学校,由学校出面妥善安排。建立较完善的学生辍学全方位监控系统。
③建立女童贫困生档案,每学期学生报到时,教导处及时落实女童贫困生情况,建立贫困档案。学校实行杂费减免,争取社会各界人士的“希望工程”援助,动员家境好的学生开展捐资助学“的义举,多方面多渠道的使贫困女童完成义务教育。
④改革教学方法和评价制度。有些学生由于厌学导致辍学。因此,学校在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上提出了较高要求,学校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奖惩制度,建立了较完善的教师、学生评价制度,为教师、学生提供良好的氛围变完成义务教育提供有力的保障。
⑤宣传动员做到家喻户晓,根据我校女童多来自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这一特点。学校要求教师做到既动员、又宣传,宣传义务教育的法律法规,宣传民族教育的重要性,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促使家长转变观念,重视教育、懂得“男女平等”。
⑥学校每学期初组织一次全校性的动员,利用黑板报、标语进行宣传,使家长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逐步提高,增强送子女入学的自觉性,使被监护人完成义务教育。
2、加强民族教育、树立民族大团结思想
①对少数民族儿童入学采取优先、照顾等做法。无论是学区内的少数民族学生,还是借读的少数民族学生,在入学报名时,我校对家庭困难的匀减免其杂费、借读费等费用,使他们不必为学费担扰,对交不起书本费的少数民族学生,学校垫付、或在班集中开展送温暖活动,使他们充分感受到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②不歧视少数民族学生,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平等相处。
学校规定任何教师,不得歧视少数民族学生,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并且,少数民族学生在入学、分班、排座位、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中与汉族学生平等对待。
③ 尊重少数民族学生的生活习惯,他们有宗教信仰自由。
全校师生不得歧视、讽刺、挖苦少数民族学生,必须尊重少数民族学生的生活习惯,他们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人不得阻碍其宗教信仰自由。在不同少数民族的节日到来时,学校分别给予适当的节假日,使他们能充分欢度本民族的节日。
④通过“民族团结花儿红”、“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等中队活动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民族大团结的教育。
⑤将民族教育渗透在各科教学中。
教师们把民族教育分别渗透在语文、思品、社会等学科之中,结合教材使学生们了解了少数民族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了解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应友好往来,应和睦相处,民族大团结才使中华民族立于不败之地,我们的国家才会安定团结、兴旺发达。
⑥教师经常和少数民族学生谈心,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并经常与家长取得联系,使这些孩子健康愉快的成长。
⑦鼓励少数民族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在他们成长过程中点滴进步,教师及学校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
四、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学校建设亟待加强
学校仅有一座建于xx年前的教学楼,需新建一幢综合教学楼,以改变校园环境,教学设施、办公条件、活动场所、仪器设备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适应现代化教育的需要。
五、今后工作的思路
1、继续加强“两基”的工作力度
按照教育部《关于认真做好“两基”验收后巩固提高工作的若干意见》精神,认真做好“两基”巩固提高工作,提高认识,制定规划,不断提高我校“两基”工作的整体水平。
2、继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在上级部门指导下,大胆创新、深化改革,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管理,建立教师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用人机制,使大批人才可脱颖而出,为“两基”工作高效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3、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实施素质教育
继续深化以科研为契机,积极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质量,抓住机遇、创出特色,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创建文明校园和高质量的标准化学校。
tag: 自查报告,自查报告范文,个人自查报告,自查报告格式,工作报告 - 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