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23:26:40 浏览次数:545次 栏目:初三化学教案
铁的性质—多媒体电化教学课设计 |
作者:广东省珠海市第一中学 张荣汉 |
[设计目的] 1.通过电脑、录像等现代化手段,采用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动手实验,便于观察对比,得出正确的结论,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在突出教学重点的情况下,逐一突破教学难点; 2.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下学习铁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重点] 铁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1.对铁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理解; 2.反应条件对化学反应结果有很大影响的观点的建立。 [教学手段] 讲授、学生实验、录像、微机及大屏幕投影设备。 [教学过程] 引言:前面几章我们已经学习了氧、氢、碳等非金属元素的一些性质,今天,我们将主要学习一种在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用途广泛的金属—铁。说到铁,我们很容易联想到钢铁这个名词,可是钢并不等于铁,钢和铁究竟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学完这一章你就明白了,首先让我们认识一下铁。 按健,大屏幕显示[一.铁的物理性质] 同学们的台子上都有一根洁净的铁丝,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它的颜色、状态,用手弯一弯。教师略加讲解后,电脑逐行显示铁的物理性质: [1.银白色,有金属光泽、质软;] [2.密度是7.86g/cm3,熔点1535℃,沸点2750℃;] [3.具有良好的延性和展性;] [4.是电和热的导体。] 那么,铁又具有哪些化学性质呢? 按健,[二.铁的化学性质] [1.铁跟氧气的反应] 引导学生回顾氧气的性质一节中,铁能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请一同学描述这一反应后,将实验录像投影在大屏幕上,以加深同学们的印象,同时也便于与后面实验对比。 [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反应方程式:3Fe+2O2 由此可见,铁在氧气中点燃,能发生剧烈的氧化反应,那么铁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演示实验 铁跟氧气反应,因实验约需一周时间,可将整个实验过程拍成录像,从第一天到第六天的实验现象逐一排列在屏幕上,便于同学们观察对比,第七天的实验现象可现场展示给同学们,引导他们观察、分析、得出结论。 按键:[1.在常温下,铁在干燥的空气中很难跟氧气发生化学反应;] [2.在潮湿的空气中,能跟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铁锈。] 引导学生观察铁锈的颜色、状态,提问铁锈是不是四氧化三铁?学生一般会根据铁锈的颜色回答不是,紧接设问铁锈是什么呢? 解释:铁生锈,实际上是铁与氧气和水等物质相互作用,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铁锈的成份很复杂,主要是氧化铁。由此可见: [铁与氧气的反应,条件不同,生成物也不同。] [2.铁跟酸的反应] 同学们在学习实验室制取氢气时,已知道铁和锌能与酸反应制得氢气。为了巩固、加深所学知识,同时也为了培养同学们的实际动手能力,演示实验铁跟酸反应改为学生实验,并增加锌与盐酸和硫酸的反应,便于学生观察、比较,得出铁能与酸反应,但没有锌活泼的结论。 按键, [现象:都有大量气泡产生,但锌的反应速率更快。] [结论:铁没有锌活泼。] 注:学生实验时,注意指导学生正确的操作方法,如铁钉怎样放入试管内等。并通过实验告诉同学们在使用铁制品时避免与酸接触。 [3.铁跟硫酸铜的反应] 演示实验铁跟硫酸铜反应也采用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方法,便于学生观察、提问一学生,观察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并将学生的回答整理后,显示在屏幕上。 [现象:1.铁丝表面上覆盖了一层红色的铜; 2.蓝色硫酸铜溶液逐渐变成浅绿色的FeSO4溶液。] [说明:铁能与硫酸铜反应,将铜置换出来。] [Fe+CuSO4=FeSO4+Cu][置换反应] 又问:为什么铁能从硫酸铜溶液中将铜置换出来,而新生成的钢不会从硫酸亚铁溶液中将铁置换出来呢? 引导学生从离子型化合物形成的角度讨论,铁比铜更容易失去电子形成离子,当铁丝插入到硫酸铜溶液中,铁失去2个电子给铜离子,铜离子得到电子变成金属铜,而铁转变成离子后与硫酸根离子结合生成硫酸亚铁。由此可见,铁比铜更容易失去电子,说明了铁比铜活泼,也说明了在置换反应中,一定是活泼的物质将相对不活泼的物质置换出来。 为了生动、直观地解释这一问题;便于同学们理解;用电脑将整个变化过程模拟下来。(模拟图略〕 [小结:从上述几个实验可知,铁是一种比较活泼的金属,在不同的条件下,可以与氧气反应生成不同的产物,其化学活泼性虽不及锌,但比铜活泼。] [三.铁的重要性及防锈] 从铁是人类生活和生产中非常重要的材料及钢铁的生产和使用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两个方面,阐述铁的重要性,并配合一些图片加以说明,尤其是在讲到铁制品容易生锈,全世界每年因生锈而损失的钢铁约占世界年产量的四分之一这一惊人数字时,配合一些机器、桥梁被锈蚀得零乱不堪的画面,使同学们触目惊心,产生一种强烈的愿望,保护铁制品,防止它们生锈。可是如何防止铁生锈呢?教师及时地提出问题,引导学上进行讨论,最后得出正确的方法: [防锈的原理:隔绝空气和水份。] [方法:涂油、涂漆、电镀及生成氧化膜等](配录像画面) 课堂练习: 1.如图所示,在一盛有水的试管中放入一根洁净的铁钉,请问在a、b、c三处,哪一处最易生锈?(学生回答正确后,b点闪动几次) 2.在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只烧杯,调节至平衡,各注入相同质量的稀硫酸,然后在左边烧杯中放入一块铁,右边烧杯中放入相同质量的锌。铁和锌全部溶解,问在溶解过程中至完全溶解后,天平的指针有何变化?为什么? 学生讨论解答后,电脑模拟两边烧杯气泡产生的量,并模似指针慢慢向产生气泡少的一边偏移(即盛有铁的一边),最后锌反应完,铁继续反应,生成的气体的总量比锌多,指针又慢慢向放有锌的烧杯一边偏移(右边)偏移。 注释:[ ]表示每按一次键,屏幕所显示的内容。 |
tag: 暂无联系方式 初三化学教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案,初中化学教案,免费教案 - 化学教案 - 初三化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