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23:19:43 浏览次数:191次 栏目:高一政治教案
重点:企业经营者的素质
难点:企业的信誉与形象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途径,市场经济的特征
[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录象:(可以是经济效益好,业务蒸蒸日上的或正式宣布破产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或者是当地国有企业美国通用公司执行官——杰克.韦尔逊)
教师引导:现在请同学们先阅读课本:85页第五段到88页第一段的内容,然后大家以四——六人为一组,结合这段录象和书本的内容用十分钟进行以
(媒体投影)1、为什么企业经营者必须具有良好的素质?
2、企业经营者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素质?
3、企业经营者具有良好素质有什么意义?
4、假如我是这个企业的厂长,我将会怎样领导企业
为题的分组讨论,在小组讨论后,每组推荐一名同学对本组讨论结果进行综合发言。
学生发言,教师归纳:一个企业经营的成功与否,与处在中心地位的经营者的素质是密切相关的,作为一名成功的企业经营者,应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才能团结职工群众,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发展;才能使企业沿着有利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轨道健康发展;才能使企业在优胜劣汰的竞争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一个成功的经营者通常要有哲学家的思维、经济学家的头脑、政治家的眼光、军事家的胆略,需要较高的综合素质,才能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
(媒体投影)
比尔.盖茨像、微软拆分案资料或微软公司标志
(教师旁白):比尔-盖茨身为电脑行业的超级巨人微软公司的董事长兼首席软件设计师,其业务素质到目前为止可以说是无人能比的。那么,一个业务素质超群,前途无量的经营者,为什么会惹上官司呢?因为按照美国的《反垄断法》认为:美国微软公司已经达到了垄断,达到了垄断就要拆分的标准,而微软公司在出售Windows时捆绑了网络浏览器,已经阻碍了整个行业的自由竞争,阻碍了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它并不是说微软公司以前做的事违反了普通法律。通过发生在倪润峰、盖茨身上的事情,对我们起码有哪些方面的教训可供借鉴?
学生讨论
教师一是:企业经营者三方面素质的关系应该是:(多媒体显示)一般地说,企业经营者三方面的素质是有机整体,缺一不可。思想政治素质是方向,职业道德是基础,业务素质是前提。
(板书) 思想政治素质——方向
职业道德素质——基础
业务素质——前提
二是:经营者不单应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还应该懂得在竞争中必须遵守有关法律,否则就会滑入不正当竞争的泥坑。
那么,什么是不正当竞争呢?
(多媒体显示)什么是不正当竞争?表现是什么?
学生回答,媒体显示: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违反有关法律法规,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
不正当竞争一个突出的特点是:通过躲避法律或直接违反法律的方式,采取弄虚作假、欺诈和其它损人利己的手段以牟取高额利润。谁能结合不正当竞争的特点,说说你还知道哪些不正当竞争?
(媒体投影)假帐不断闹丑闻,美国呼唤诚信经济
南京冠生园事件
武汉砸大奔事件
这些事情严重损害了企业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直接结果就是造成象南京冠生园这样的百年老字号的破产、象戴姆勒—克莱斯勒这样的世界级汽车集团在中国消费者心中地位的明显下降,象美国第二大长途电话公司——世界通信公司的破产。间接后果就是导致动摇投资者对企业的信心进而减少投资。
知道了什么是不正当竞争及其表现,我们就很容易理解它的危害性了,与之相对应的正当竞争就迎刃而解,这个问题由你们自己解决。
现在请同学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媒体显示)什么样的企业经营者才会去进行不正当竞争?它有什么后果?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只有素质不高经营者才会进行不正当竞争,他们为了个人的眼前利益,不能或不愿去提高自身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其后果就是损害了企业的信誉和形象。如我们刚才看到的冠生园,不但导致自己破产,还连累了其他的月饼生产企业,去年我国月饼的消费较往年少了四成。
那么,(媒体显示)什么是企业的信誉和企业的形象?有什么重要作用?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
(媒体显示)
企业信誉是指企业在一切经济交往中要诚实守信,反对失信和欺诈。
企业形象是指企业的产品、服务在社会中留下的印象,以及所受到的评价和认同。
信誉是企业自身的经营行为,形象是企业给社会、他人造成的印象,两者是施动者和受动者的关系。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的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是企业经营成败的重要因素。
既然企业的信誉与形象对于一个企业这么重要,那么
(媒体投影)怎样才能树立企业良好的信誉与形象呢?
现在请同学们先欣赏小品:“开发企业的金钥匙”。(具体做法是:
课前从学生中选出四人,分别扮演中方老板、中方助手、外方老板、外方助手,向学生交代剧情、思路,允许他们设置情景,适度发挥。上课时,先由中方助手向中方老板叙述关于法国公司少收我方7000万法郎的事情,并提出处理意见一(补还法方少收的7000万)、二(此事不是我方失误,无不良法律后果,可不归还且本公司急需发展资金),请老板定夺。演出到这时在中方老板的思考中,让观看的学生选择处理意见一或二并阐明原由。演出继续时出现两种结果:A:中方老板认为,反正不是我方失误少给,如果对方不吹催就不要归还,事后由法国公司在年终结帐时自己发现此事,外方助手将此事告知外方老板,外方认为中国企业不够诚信,和这样的公司做生意总有一天会出问题,提出通过法律途径提前解除合同,另外找了一家合作公司。B:中方老板认为,尽管外方企业暂时没有发现问题,而且本企业发展确实需要这笔资金,但是做人、做企业都要有诚信,主动归还外方少收的7000万法郎,外方有感于中方的诚信,追加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中方公司获得巨大的发展。)
,企业的经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