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23:19:43 浏览次数:376次 栏目:初一地理教案
(点击投影)导学提纲:
快速阅读p50下:“空气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级别与人体健康关系对照表图”和P50上:图4.1
“全国主要城市空气质量日报(20xx年1月9日)”
济南市空气污染指数是多少?2.说说图中那些城市属“轻度污染”,那些城市属“重度污染”?
时间3′
(点击投影)检测题 时间6′
1.天气的特点是( )
①短时间 ②长时期 ③常变化 ④少变化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未来两天内将有寒潮影响本市,气温下降6℃~8℃。提醒市民注意增添衣服,预防感冒”,这说明天气与什么密切相关。( )
A、农业生产 B、人们生活 C、交通 D、旅游
3.下列词语中,描述天气的是( )
A、四季如春 B、长冬无夏 C、中年炎热 D、电闪雷鸣
4.下列叙述,表述气候的是( )
A、这里天空蓝极了,偶尔有云飘过来
B、这场大风真厉害,把马路两边的座椅都掀翻了
C、一场寒流过后,气温降到了零下二十多摄氏度
D、这里四季分明,夏季热,常下雨,冬季冷,很干燥
5.下列天气符号,对交通最不利的是:( )
A B
C D
6.下列的历史故事,能很好地说明天气对人类影响的是:( )
A、望梅止渴 B、诸葛亮借东风 C、负荆请罪 D、程门立雪
7.在卫星云图上,蓝色表示:( )
A、海洋 B、云雨区 C、沙尘暴 D、陆地
8.城市里汽车多,汽车尾气对空气污染大,下列不能很好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案是:( )
A、用无铅汽油,且过虑尾气 B、扩大绿化面积
C、有计划地控制市区的汽车流量 D、扩大交通路面
2. (中等难度) 回家收看电视天气预报时,关闭音量,模拟预报节目主持人,给家人播报一次天气预报。
3.(较高难度) 搜集民间天气谚语,并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分析这些谚语所包含的道理。 自学(阅读、思考)。
自学展示:
抢答2.3.两题。
补充、修正同学答案。
总结得出天气的概念:天气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它是多变的。
自学(阅读)
自学展示
抢答1.2.两题。
补充、修正同学答案。
总结得出气候的概念: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大气平均状况,它具有相对稳定性。
自学(阅读、讨论)。
自学展示
抢答1. 评价同学的回答。
抢答2. 修正同学的回答。
自学(阅读、讨论)。
自学展示:回答。
自学(阅读、观看)。
自学(阅读、思考)。
自学展示:抢答,补充、修正同学答案。
自学(阅读、记忆)。
(在课本上用笔描16个天气符号。)
自学展示:
男生组和女生组比赛回答。
自学:
(齐读十二级风大小的顺口溜)
自学(看课本)。
自学展示:男生组和女生组
模拟预报节目主持人,比赛预报图中各城市天气。
自学(阅读、感悟)。
自学展示:一学生模拟播音员读“空气污染的代价” 及后段文字。
自学(阅读、理解)。
自学展示:抢答,补充、修正同学答案。
独立、高效完成。
8位学生分别汇报1—8题答案。
学生纠正,并说明原因。
前后桌互换试卷批阅,得出分数。
返回试卷,纠正错题。
教学反思(成功、遗憾、
案例)
课例评析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非常密切。基于此,本课设计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从学生感性易懂的材料入手使学生在活动和阅读“济南市上下班天气预报” 、“昆明的气候特征”的过程中体会、感悟和认识天气、气候的内涵。由感性到理性揭示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化解了难点。按照三个参与的原则,一是让学生参与知识的探究、发现过程。二是让学生参与检测活动(互相检测)。三是让学生参与评价活动对所展示的检测先请学生评价。本课设计在“课前测试”和“堂清检测”环节让学生相互评判、批阅,提高了反馈的广泛性和真实性。借助擂台赛的形式设计了南北半球、男女生争高低,以及模拟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预报天气的比赛。形成竞争氛围,对课堂教学十分有利,力求达到紧张高效的目标。两测试题则充分考虑到教学目标和学生层次,采用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和形式展现,特别是十二级风大小以顺口溜的形式展现,极大的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