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23:28:11 浏览次数:605次 栏目: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典型例题】
[例1] 2001年6月3日,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水下考古调查在云南省澄江县抚仙湖正式展开,考古工作者从湖底打捞出一批水文物。其中有一长约70cm、质量为100Kg的石块,考古人员是用气囊把它从水中浮起拉离湖底的。经测算可知,石块受到气囊向上的拉力为588N时,它恰好能在水中匀速上浮。求:(1)石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2)该石块的密度。
分析:当石块受到向上的拉力时,它恰好能在水中匀速上浮,说明拉力与浮力之和恰好等于石块重力。欲求石块的密度,除通过重力求其质量外,还要通过浮力计算出石块的体积。
解答:
(1)石块受到的重力为:G=mg=100×9.8=980(N)
石块受到的浮力为:F浮=G-F拉=980-588=392(N)
(2)由公式F浮=袼甮V排可得:V排=F浮/袼甮=392/(103×9.8)=4×10-2(m3)
V石=V排=4×10-2(m3)
此石块的密度为:?=m/V石=100/(4×10-2)=2.5×103(Kg/m3)
说明:此题将浮力问题和我们以前所学的力的平衡及密度知识结合了起来,在本章当中,像这样的综合题还有很多,因此,我们在学习本章内容时要特别注意前面知识的复习。
,中考物理复习经典例题剖析tag: 中考物理 经典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中考物理复习资料,中考物理答题技巧,初中教育 - 中考复习 -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