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23:27:47 浏览次数:786次 栏目: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例7] 把质量为m温度为30℃的铁块投入到一杯0℃的水中,最终铁块的温度降低到6℃,那么把另一块质量为,温度为30℃的铁块投入到同样另一杯水中,最终这块铁的温度为多少?
解析:第一块铁的最终温度6℃,是混合的末温,求第二块铁块的最终温度也是热平衡时的末温。
答案:第一块铁下降的温度为
水升高的温度为
第二块铁下降的温度为
水升高的温度为
所以第一次热平衡时有:
第二次热平衡时有:
求两式之比得:
所以
所以
方法提炼:解题时要注意,初温、末温和混合后的温度的关系。运用热平衡方程时,要分析出吸热物体和放热物体,将水温的变化代入热平衡方程,从而求出水的末温,解这类题,温度变化量的错误是导致解题失败的常见原因。
[例8] 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两金属块,初温度也相等,如把甲投入一杯90℃的水中,热平衡的水温下降了5℃,取出甲后,再把乙投入水中,热平衡时,水温又下降了5℃,比较甲、乙两金属的比热和吸收的热量,正确的是( )
A. 甲的比热大于乙的比热 B. 甲的比热等于乙的比热
C. 甲的比热小于乙的比热 D. 甲吸收的热量大于乙吸收的热量
解析:当分别把甲、乙投入到同一杯水中,每次水降低的温度相等,说明甲、乙两金属块分别从水中吸收的热量相等,要比较甲、乙的比热,除质量相等、初温相等和吸收的热量相等外,还必须明确甲、乙的温度变化量,设甲、乙初温为,当把甲投入水中时,水温下降了5℃,则有。
(1)
甲投入后水的温度变成
再把乙投入水中时水温又下降了5℃,则有℃(为乙与水混合时的末温)
5℃(2)
乙投入后的温度变成5℃=80℃
比较(1)、(2)两式可得
,
又因为,所以。
答案:C
方法提炼:本题虽是选择题,但反复用到,或等公式,解题中还要充分理解,下降了5℃,质量相等,初温相等等条件。
[例9] 下列关于能量转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砂轮磨刀时,刀的温度升高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B. 陨石进入大气层成为流星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 壶中水沸腾时,壶盖不停地跳动,水的内能转化为壶盖的动能
D. 用打气筒给车胎打气时,筒内空气内能转移到气筒上,使气筒壁温度升高
解析:磨刀时,砂轮转动对刀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刀的内能;流星发出光和热是由于空气与陨石摩擦,机械能转化为陨石的内能;水蒸气对外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用气筒打气时,活塞对筒内空气做功,使空气内能增加,再进行热传递使气筒壁温度升高。
答案:BCD
方法提炼:物体内能的改变有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同时,能量在转移和转化过程中遵守能量守恒定律。
,中考物理总复习:热学tag: 中考物理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中考物理复习资料,中考物理答题技巧,初中教育 - 中考复习 -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