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佛家经典语录,余秋雨经典语录,三毛经典语录,http://www.quxue6.com
佛经经典语录大全,
144. 契证佛祖妙道,最宜上智利根,忘怀体究,不坠机境,直下拔萃超群。
145. 先悟妙心,行无修之修,证无证之证,不用向外驰求,只自回光便了。
146. 脱虚妄缠缚,破生死巢窟,第一要根器猛利轩豁,次办长久不退之心。
147. 佛祖妙道,唯在各人根本上,实不出本净妙明,无为无事心矣。
148. 死生之变亦大矣,衲僧家坐断报化佛头,不立纤毫知见,直下透脱。
149. 大道体宽,无易无难,小见狐疑,转急转迟,若达大道体宽,廓然同太虚空。
150. 道本无言,法本无生,以无言言,显不生法,更无第二头。
151. 至道之要唯在息心,心即息,则万缘休罢廓同太虚了然无寄。
152.不识本心,求无上佛道,无异煮沙成饭。
153.古德云:不识佛道,徇世名字,如狗逐块。
154.古德云:佛号入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
155.法界无界,唯是一心,一心现六凡,一心现四圣。
156.佛是无心道人。
157.心遇缘而不动,是则一切法无性。
158.古德云:一心是万法之性,万法是一心之相。
159.诸佛法身,湛然不动犹如虚空,如虚空故,所以遍满一切,以便满故,所以空即无量,无量即空。
160.无阴皆空即是平等法身,彻知缘起,便明法由心生。
161.不执着我,不分别法,便能调伏其心,若能调伏其心,便能彻明诸法缘起,洞悉缘起法性空无。
162.修道重在修心,若能一心情境,不着不然,便是无上菩提大道。
163.若有人有法,则是邪魔外道见解也。
164.心不妄取过去法,亦不贪着未来事,不于现在有所住,了达三世悉空寂。
165.过去事或善或恶,不复思量,思量则障道矣,未来事不须计较,计较则狂乱矣,现在事在面前,或顺或逆,亦不须着意,着意则扰方寸矣。但一切临时,随缘酬酢,自然合道这个道理。
166.佛为增上慢人,说离银怒痴为解脱耳。若无增上慢者,佛说银怒痴性,即是解脱。
167.逆我意者,只消一个忍字。
168.入得世间,出世无余。
169.于逆顺境界中无起灭相,始离得增上慢名字。
170.随流认得性,无喜亦无忧。
171.若以静处为是闹处为非,则是坏世间相而求佛相。离生灭而求寂灭。
172.汝若歇得念念驰求心,与释迦老子不别。
173.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
174.心不驰求,不妄想,不缘诸境,即此火宅尘劳便是解脱。
175.与一切境,无依无住,无有分别,明见法界,广大安立,了诸世间及一切法,平等无二。
176.此事如青天白日,皎然清净,不变不动,无减无增,各各当人日用应缘处。头头上明,物物上显,取之不得,舍之常存,荡荡无碍,了了空虚。
177.不分彼此随处随时,皆是现量,这就是平等独立,大无畏,本来的面目。
178.已生无有生,未生亦无生,离已生未生,生时即无生。
179.若人生百岁,不见生灭法,不如生一日,而能得见之。
180.受得一分委屈,消得一分业障,开得一分智慧。任人取我头去,截我饭碗,更不能顾。
181.根深则叶茂,性明则道成。
182.学道别无用心,直须见穷自己本源。
183.若得心中无事,佛至犹是冤家。
184.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心。
185.随处不失正念,自然脱体现成。
186.见性门中,唯在一念生信。
187.勇猛众生成佛在一念,懈怠众生亘涅盘三祗。
188.勇猛心不已必得果证。
189.实相是无相之相,真心是无心之心,真得是无得之得,真用是无用之用。
190.修行必到行起解绝,方有实益。
191.万法本闲唯人自闹。
192.益究无上妙道,穷则益坚,老当益壮。
193.为心无染,妄念不生,我人心灭,毕竟清净。以清静故,能生无量知见。
194.竹春生笋,不离于春,即与母齐,等无有异,何以故?为心空故。修顿悟者,亦复如是。为顿除妄念,永绝我人,毕竟空寂,即与佛齐,等无有异。
195.真如妙体,于空无相体中,具足恒沙之用,无事不应。
196.解一即千从,迷一即万惑,若人守一,万事毕。是悟道之妙也。
197.森罗即万象,一法之所印。
198. 于一法中,而生种种见,如此功业,由行为本;若不降心,依文取证,无有是处。
199. 事来不受,一切处无心,永寂如空,毕竟清净,自然解脱。
200. 作在心,秧在身,不须怨诉更尤人,欲得不招无间业,莫谤如来正□□。
201. 不见一法即如来,方得名为观自在,了即业障本来空,未了应须还宿债。
202. 嗟末法,恶时世,众生福薄难调制,去圣远兮邪见深,魔强法弱多恐害,闻说如来顿教门,恨不灭除令瓦碎。
203. 心不迷,不堕生死。业不繁,不忧形质。爱不重,不入娑婆。念不起,不生业累。
204. 竞利奔名何足跨,清闲独许野僧家,心田不长无明草,觉苑常开智慧花。
205. 念佛无非念自心,自心是佛莫他寻。眼前林树并池沼,昼夜还能演法音。人人自己天真佛,昼夜六时常放光,别起眉毛观见得,何劳特地礼西方。
206. 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207. 觅身无实是佛身,了心如幻是佛幻,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与佛何殊别。 208. 佛不见身知是佛,若是有知别无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怖于生死。
210. 一切众生心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
211. 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212. 心莫作放逸,圣法当勤学,如是无忧愁,心定入涅盘。
213. 一切恶莫作,当奉行诸善,自净其志意,是则诸佛教。
214. 譬如蜂采花,不坏色与香,但取其味去,比丘入聚然,不违戾他事,不观作不作,但自观身心,若正若不正。
215. 一性圆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摄一月,诸佛法身入我性,我性同共如来合。
216. 一切中知一,一中知一切,是佛极至说。
217. 无念之念,生无生相,住无住相,异无异相,灭无灭相,非思虑计度所知,惟洞彻法源者,颇测齐彷佛,未易与缠情缚识者语也。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佛经经典语录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