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11:00:15 浏览次数:835次 栏目:游戏攻略
历史背景简介
《三国群英传3》分六个时期,不同时期的背景如下:
以下就简单介绍一下各个时期的历史背景:
1、 黄巾之乱:东汉末年,朝廷官员腐败,外戚和宦官之间互相争权夺位,相互轮番擅权,同时更加残酷地剥削压迫人民,上至皇族下至地主均强占土地,使之出现“馆舍布于州郡,田亩连于方国。”对百姓加重征收赋税,加之旱灾和水灾连年发生,致使广大农民生活贫困,倾家荡产,“流离沟壑,嫁妻卖子”,到处出现“地广而不得耕,民矢而无所食”的凄凉景象。公元184年,巨鹿张角号称自己获得天书三部,以救治天下百姓为言,发动起义,接着颍川和南阳等地百姓纷纷起来响应,“旬日之间,天下响应,京师震动。”由于起义军头戴黄巾,所以称之为“黄巾军”,这就是历史上的“黄巾起义”。
2、 讨伐董卓:由于不满董卓的残暴,曹操借王允的七星宝刀前往相府刺杀董卓,未果,借吕布牵马之际逃往谯郡方向。董卓下令捉拿曹操,士兵于中牟抓住。中牟县令陈宫见曹操是一个英雄,弃官与曹操一同逃走。曹操回到家乡之后,四处发送假檄文和诏书给各路诸侯,希望他们一起讨伐董卓。各路诸侯纷纷响应,起兵攻打汜水关。汜水关前关羽温酒斩华雄,虎牢关前刘、关、张三英战吕布击败了吕布。至此,讨伐董卓诸侯大胜。董卓为了保住自己的实力,火烧东京洛阳,迁都西京长安。诸侯由于各自的利益分配不均,纷纷散去。
3、 群雄割据: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各地诸侯乘机扩大自己的势力,强占地盘,从而形成一股割据势力,“务相兼并以自强大”。如:公孙度,占据辽东。刘虞,公孙瓒,先后占据幽州。袁绍,占据冀州,青州和并州。曹操,占据兖州。孙策,占据江东。袁术,先占据南阳,后占据扬州一部分。刘表,占据荆州。刘焉,占据益州。张鲁,占据汉中。陶谦,刘备,吕布,先后占据徐州。董卓,李傕等,先后占据司隶。马腾,韩遂,占据凉州。张绣,占据宛。
4、 官渡之战: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袁绍亲率十万大军,进抵黎阳,包围了曹军的白马。在众寡悬殊的情况之下,曹操先以精锐突袭白马的袁军,斩袁绍大将颜良,再败袁军于延津。随后派兵偷袭乌巢,烧毁袁军屯粮,使袁军完全失去斗志。最后,双方决战于官渡,曹军全歼袁军,取得重大军事胜利。此后不久,曹操便统一了北方。
5、 赤壁之战: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率军南下攻打荆州。刘琮投降,刘备率军退至江陵。曹军在当阳长坂将刘备部队打败,直抵江陵。刘备遂转道汉津,逃往夏口,派诸葛亮出使东吴,联吴抗曹。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率二十万大军,从江陵出发,顺江东下,与孙权刘备联军会战于赤壁。周瑜利用曹军不习水战,战船首尾相接的弱点,使黄盖前去诈降,当黄盖水军接近曹军战船时便顺风纵火,大败曹军于乌林。曹操率残部从华容逃回北方。孙刘联军取胜。
6、 三国鼎立:赤壁战后,曹操进兵关中,打败韩遂,马超,占有凉州。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又进兵汉中,张鲁投降,次年,曹操称魏王。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曹操死,其子曹丕废汉献帝,自称皇帝,改国号为魏,建都洛阳。刘备借赤壁之战的胜利,占有荆州南部四郡(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并从孙权手中借得南郡部分地区。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刘备西攻益州取胜,自领益州牧。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大将黄忠破斩曹军降领夏侯渊,夺取汉中,刘备自称汉中王。建安二十六年(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孙权在赤壁战后重点向南发展。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派步兵骘向岭南进军,占据交州。次年,孙权将都城从京口迁到秣陵,并建石头城,该名建业。黄武元年(公元222年),孙权称吴王,公元229年正式称帝,国号吴,都建业。
指令说明
《三国群英传3》在经营模式方面进行了不少变动,两部前作都是手下的武将越多就能执行越多的事情,但是这样做的缺点就是让武将多而势力范围小的人反而比武将少而势力范围大的人更具有优势,为了改变这一不合理现象,奥汀加入了行动点数的限制,势力范围越大,每个月可以做的事情就越多。虽然表面上看好像是行动受了限制,但实际上将原来的一年才能经营一次改成了现在的每个月都可以经营,所以实际上可以做的事情还较以前更多了。
下面就经营模式的各个指令做一个简单的说明:
内政
移动:指派某一城市的武将移动到另一城市。目标城市要与派出武将的城市相邻,且必须没有被其他诸侯占领。消耗行动点数1。
搜索:指派某武将在城内搜索,搜索的结果可能是道具,也可能是在城中尚未投靠任何诸侯的武将。道具使用之后可以增加能力或者是增加忠诚度;武将则可能成为你的手下助你圆统一全国的梦想。消耗行动点数1。
开发:开发城市,使城市变得更加繁荣。开发度越高的城市人口越多,当然每年的收入也就越高,有钱了才能征更多兵,有了更多的兵才能让武将打仗的时候不是光杆司令,所以建议将每个城市都尽量开发到最高。开发城市多用智力比较高的武将执行,脑子不太灵光的武将和脑子好用的武将开发结果可以差几倍。需要注意的是,任何城市的开发值最高为999,不要浪费你的行动点数在已经开发到最后的城市上。另外打仗会降低城市的开发度,所以打仗之后一定要记得开发一下以免来年的收入减少。消耗行动点数1。
人才:招降是指让战场上被你俘虏而关押的武将加入你;招揽则是是通过赠送宝物、给予金钱和游说三种手段让敌方的武将投奔你,招揽对方武将之前一定要事先在该武将所在的城市做过调查。消耗行动点数1。
物品:在此可以将搜索来的各种武器以及道具赏给武将,增强他们的能力以及提高忠诚度。不消耗行动点数。
军政
征兵:补充城市的兵源,但是没有钱的城市不能征兵。消耗行动点数1。
训练:提高士兵的士气,士气太低的士兵会从战场上逃离。打仗赢了敌人也可以提高士气,但是输了士气就会下降。消耗行动点数1。
战争:攻打其他诸侯占领的城市,该城市一定要与你的发兵城市相邻,且中间没有其他诸侯占领的关卡。否则就只有先打下关卡再攻打城市。消耗行动点数1。
整备:查看并调整武将的状态,其中又分为阵形、兵种、必杀技、武将技和军师技。不消耗行动点数。
阵形:调整武将在战争中的阵形,武将必须先使用阵法书学会相应的阵形。
兵种:调整武将在战争中的兵种,武将必须先使用兵符学会率领相应的兵种。
必杀技:武将升级中逐渐领悟到的技能,无法通过学习获得。
武将技:双方武将对阵时所使用的技能,通过在战争中不断获得功勋来学习,每一种武将技都需要消耗大量的功勋,所以一定要多打仗。
军师技:双方在打仗行军中军队军师所使用的技能,同样需要消耗功勋来学习。
调兵:调整一个城市中武将带兵的数量。不消耗行动点数。
外交
同盟:与某一诸侯成为盟友,如果二者相邻,则不会发生战争,同时还可以在攻打其他城市的时候和盟友一同出兵。消耗行动点数1。
解盟:与同盟诸侯解除盟约。消耗行动点数1。
任免
太守:指定你所占领的城中某武将成为太守。但是诸侯所在的城市就只能诸侯当太守。如果城中只有一个武将,那么该武将自动成为该城太守。不消耗行动点数。
军师:指定你所占领的城中某武将成为军师。如果城中只有一个武将,那么该武将自动成为该城军师。不消耗行动点数。
将军:给予到达一定级别的武将相应的官职。详细情况参看“官职”部分。不消耗行动点数。
计略
调查:打探敌国城市的详细情况,为出兵做好准备。消耗行动点数1。
离间:离间敌国的武将使其投靠于你。消耗行动点数1。
情报:查看你占领的城市详细情况,包括城市人口、资金、开发度、兵力以及城中武将的各种状况。不消耗行动点数。
系统
进度存档:储存当前的进度。
进度读取:读取以前的进度。
设定调整:设置游戏的音乐、音效声音大小,是否开启效果、暴力和历史事件,自设武将是否登场。
,三国群英传3 官方全攻略tag: 游戏攻略,电脑游戏攻略,单机游戏攻略,psp游戏攻略,攻略秘籍 - 游戏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