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23:26:40 浏览次数:800次 栏目:初三化学教案
教学目的;知识;了解金刚石、石墨、木炭等的物理性质,并联系性质了解它们的主要用途。能力:通过单质的性质学习有关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思想教育:通过对金刚石、石墨和常见炭的学习,对学生进行共性、个性关系的认识人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与教育。
重点难点 金刚石、石墨的重要物性和用途;金刚石和石墨物性差异很大的原因。
教学方法 观察法、讨论法。
教学用品 仪器:铁架台、烧杯、漏壮举、直玻璃管,带导管单孔塞。
药品:木炭、活性炭、红墨水(或红糖水)。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教学意图 |
[引入]展示金刚石、钻石样品或投影幻灯片等。展示具有金属光泽、深灰色、鳞片状的石墨样品。 |
观察金刚石、石墨。 |
通过实物使学生有亲切感 |
[演示实验] 用玻璃刀切割玻璃 用铅笔写字 用电池做导电实验 引导学生观察金刚石、石墨的色态、硬度、导电性。 |
边观察,边记录: 1.纯净的金刚石是一种 色呈 形透明状的晶体,硬度。 2.石墨是一种 色有 不透明的细磷片状 体。它的硬度 ,有 感,能够 。 |
从学生熟悉的实物及它们的用途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用对比的方法学习。 |
[讲述]实验证明,金刚石和石墨都能在氧气中燃烧,而且都生成同一种物质,这种物质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
思考、并初步理解 |
突出金刚石和石墨的共性 |
[提问](1)燃烧产物是什么? (2)它们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 |
根据学过的CO2检验方法得出结论。 (1)燃烧后都生成 。 (2)它们都是由 元素组成的单质。 |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
[设问]为什么同一种元素的形成几种不同单质?为什么它们有不同的物理性质?展示金刚石和石墨的晶体结构模型(或示意图)(最好用计算机演示),并加以说明。 |
设想、思考。 观察、思考、得出结论。 由于 不同,形成了不同种单质,它们的 性质有较大的 。 |
引起思考和兴趣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
[提问]根据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它们有哪些重要的用途?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后归纳总结: |
讨论并回答 归纳、总结并记录。1。金刚石的硬度居天然物质之冠,可制成玻璃刀、钻头或装饰品等。 2.石墨硬度很小,有滑腻感,可制成铅笔芯;能够导电、溶点高,可做干电池和电炉的电极、制造能熔融金属的坩埚等。 |
结合实验教学 联系实验学习和记忆 |
[投影]课堂练习一(见附1) 指导学生完成 |
完成练习一 |
及时记忆 |
[过渡]讲述;常见的炭有木炭、焦炭、活性炭、炭黑,它们的主要成分是微晶石墨。展示木炭、焦炭、炭黑、活性炭的样品。 |
观察、比较、记录 |
联系实验学习 |
[演示实验]1。木炭的吸附性(课本P80~P81实验5-2、5-3) 2.活性炭的吸附作用 (课本P.80~P.81实验5-2、5-3) |
观察、思考 |
培养学生观察和思维能力 |
[提问]木炭、活性炭为什么能余去有色气体、色素或异味气体? [讲述]根据实验现象,学生讲座讲述汲附原理。 |
思考并讨论 思考、理解并记录: 因为木炭具有 结构,可以 。 |
通过实验分析得出结论 |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常见的炭 |
阅读识记 |
联系实验学习 |
[投影]课堂练习二(见附2) 指导学生完成 |
完成练习二 |
理解并记忆所学知识 |
小结本节主要内容;
|
(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小结。 体会物质的结构、性质、用途之间的关系。 |
对学生进行物质结构决定其性质,性质决定其用途的学习方法的指导。 |
tag: 暂无联系方式 初三化学教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案,初中化学教案,免费教案 - 化学教案 - 初三化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