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案,初中化学教案,http://www.quxue6.com
第二册氢气的性质和用途,
www.quxue6.com
演示实验:用排空气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点燃听到尖锐爆鸣声后,将试管
横放浸入水中,让水从试管口缓缓流入,将管内未熄灭的火焰
赶出,并用纸条置于管口点燃,纸条可燃烧。
提问:为什么纸条会燃烧?说明了什么问题?用排水法收集时,需要这样
做吗?(指导学生阅读课本55页注解①)
小结:请学生归纳本节课学习的知识要点,教师予以补充。
作业布置:课本58页第2题1、2、3
(第二课时)
引言: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氢气的哪些性质?点燃氢气前为何要先验纯?
氢气还有什么化学性质呢?
演示实验: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
投影:[思考讨论]
1.实验观察到什么现象?
2.为什么氧化铜会变成铜,而氢气却变成水?
3.在反应中氢气发生了什么反应,表现了什么性质?氧化铜又发生
了什么反应,表现了什么性质?
4.氢气和氧化铜两者存在什么反应关系?
5.试管口为何向下倾斜?通过氢气的导管为何要插到试管底部?
6.为什么要先通人氢气后加热,实验结束后要继续通入氢气直至试
管冷却为止?
播放CAI录相: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
(结合录相播放,学生思考讨论上述问题)
加 热
板书: 氢气 十 氧化铜 铜 十 水 (置换反应)
(H2) (Cu0) (Cu)(H20)
电脑CAI动画: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教师边播放边组织讨论并讲解)
板书:(2)还原性(写在文字表达式上方)----------用于冶炼金属
得氧,被氧化
加 热
氢气 十 氧化铜 铜 十 水
失氧,被还原
还原剂 氧化剂
(有还原性)(有氧化性)
还原反应:含氧化含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
小结:氢气的化学性质主要有可燃性和还原性
作业布置:课本58页第4、5题
运用“单元目标引导探索”进行教学的设计
顺德一中 陈静莉
“氢气的化学性质”是初中化学第三章的重点知识,在全章乃至全书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全节书按“大纲”和“教师用书”的安排,共讲授两节时,第一节时,学习氢气的物理性质和
氢气的第一项重要化学性质---可燃性。第二节时,学习氢气的另一项重要的化学性质---还原
性,以及氢气的用途。
【教学目标设计】:全节的教学目标,按我们的理解,应包括了如下五点:
一、在物质知识方面是:认识氢气的物理性质,掌握氢气的可燃性和还原性
两项化学性质的初步原理;了解氢气的用途。
二、在理论知识方面是:使学生能从得失氧的角度了解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氧化剂和还原剂。
三、在实验知识方面是:明确氢气验纯的方法和原理,为今后学生在动手实
验时学会此项操作打下基础。
四、在能力训练方面是: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推导问题,解决问题、综
合及归纳问题等思维能力。
五、在教育目标方面是:使学生初步知道量变引起质变以及对立统一辩证思
想的粗浅的原理。
应当说明的是,教材对于氢气的还原性,仅仅提出“氢气与氧化铜反应”,但也涉及了
还原剂与还原性,而对于“氧化一还原反应的初步概念,则仅作为选学教材安排,考虑到我们
学校是重点学校,学生基础相对较好,所以将这部分选学教材列入正式的学习内容。
【教学重、难点分析】:本节教材的知识重点是氢气的化学性质,在重点知识的教学过程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第二册氢气的性质和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