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趣学网 - http://www.quxue6.com !

中小学教育试题课件下载管理培训文书写作酒店管理百科知识常识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趣学网中小学教育免费教案历史教案高二历史教案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2-26 23:19:43   浏览次数:558  栏目:高二历史教案

标签:高二历史教案大全,高中历史教案,http://www.quxue6.com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2、由国家兴办近代交通通讯事业,为工业发展奠定基础。
3、利用政府力量大力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具体措施:①政府把铁路和军工企业以外的大部分国营企业无偿或以优惠的价格转让给私人资本家。②政府通过补助金和优惠贷款等形式给予私人资本家资金支持。
影响:
在政府示范企业的刺激和政府的扶持下,日本出现了兴办工业的热潮。至19世纪90年代初日本初步实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
  文教-----倡导“文明开化” 了解西方,宣扬启蒙思想 派遣留学生,翻译西方著作,宣扬启蒙思想,代表人物福泽渝吉,以天赋人权为理念,宣扬平等自由
   改革教育 内容:1871年明治政府成立了文部省,统一管理全国的教育,开始逐步建立了小学、中学和大学三级教育体制
作用:为日本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大批掌握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的人才;
局限:向学生灌输忠君思想,封建色彩浓厚“和魂洋才”
   生活习俗西化 采用西方历法,穿西服,喝牛奶,吃西餐,住洋房等
文明开化政策实质是西方资产阶级化
  军事-----建立新军队 措施:1、实行义务兵役制,取消了武士垄断军事的特权
2、仿照欧美组建一支常备军
3、改进军事装备,引进新式武器
4、现代化军工企业
5、设立军事院校,培养军事人才。
局限:效忠天皇(皇军),接受武士道教育,封建军国主义色彩,使日本迅速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作用:建立了一支现代化军队,对于提高日本的国家地位有重要作用,
结果 1、使日本由一个封建落后国家逐渐变成一个封建色彩浓厚的近代资本主义国家
2、基本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
性质 为克服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而提早发生的资产阶级革命
影响 作用 1、政治上: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确立近代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开始民主化,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
  2、经济上:日本近代资本主义工业体系开始确立,到19世纪90年代初,日本已经成为亚洲资本主义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3、军事上:建立了一支现代化军队,并不断得到加强
  4、社会面貌:打破旧的传统文化和习俗,社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
  2、国际地位:日本完全废除了列强强加的不平等条约,获得国家主权的独立和完整,成为当时亚洲唯一独立的国家,并逐步成为列强
 局限 1、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忠君思想接受武士道教育,封建军国主义色彩浓厚;天皇拥有绝对的权力,实行专制主义,人民没有获得民主权利;实行华族制度意味着新的不平等;有所谓“全盘西化”的极端化倾向等)
2、踏上对外扩张之路,侵略琉球与朝鲜,侵略中国,这不仅给被侵略国家的人民,也给日本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
(4)戊戌变法
历史根源 社会背景 亡国灭种的严重危机 原因:甲午战争后,列强加剧侵华
表现:1、经济上:由商品输出进入到资本输出为主的阶段
2、政治上:由直接割地改为划分势力范围和强占租借地,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3、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影响: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戊戌变法是民族危机加深的直接产物
  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原因:帝国主义掀起瓜分狂潮,清政府偿还借款,并加紧搜刮,各地的自然灾害等
 经济、阶级基础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时间:19世纪末
原因:
特点:
影响:
 思想基础 早期维新思潮 产生时间:产生条件:代表人物:思想主张:作用:局限:
指导思想 维新思潮 康有为 
  梁启超 
  谭嗣同 
  严复 
过程 开始 1895年春,康、梁领导发动“公车上书”,标志着戊戌变法运动的开始
 发展 主要事件:
1、创办报纸:1895年康有为在北京创办了维新派的第一份报纸《万国公报》,后改名《中外纪闻》,由梁启超等人编辑撰稿,宣传西学,鼓吹变法。在上海创办《强学报》后改为《时务报》,当时《时务报》发行最为广泛,湖南的改良派还办了《湘报》。
2、组织学会:1895年在康有为在北京组织了维新派的第一个政治团体强学会,后康又在上海组织了“强学会”, 1898年4月康有为发起建立保国会
3、创办学堂:长沙就办了“时务学堂”
4、上书请愿:1898年上清帝第五、六书
影响:传播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启发了民智的作用;制造了舆论和组织了力量。在此基础上维新变法新局面逐渐形成,维新运动勃然兴起。
 高潮 “百日维新” 原因:1897年11月,德国强占了胶州湾,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迫在眉睫的民族危亡
各种力量推动:中国知识分子高涨的爱国热情,一些封疆大臣想富国强兵,摆脱民族危机,光绪皇帝不愿意做亡国之君,也想通过变法从慈禧太后手中夺权,自己能真正掌权
时间:1898年6月11日(定国是诏)--------9月21日(农历戊戌年)
 内容 作用 局限
政治 颁布新法: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改革旧制:①改订律例
②裁撤冗员
③澄清吏治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有机会参与政权 基本上反映了维新派的愿望和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 没有涉及设议院、开国会、制定宪法等政治主张(原因)
经济 颁布新法:
①中央设立矿务铁路总局、农工商总局,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
②举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
③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决算
改革旧制:取消旗人由国家供养的特权,令其自谋生计 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文教 颁布新法:
①普遍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堂
②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
③准许设立报馆、学会
④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
改革旧制:改革科举制度,废八股 有利于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  
军事 颁布新法:
①精练陆军,改习洋操
②添置船舰,扩建海军团
改革旧制:裁汰旧军 增强国防力量  

 失败 戊戌政变 直接原因:谭嗣同夜访袁世凯,伊藤博文访华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相关文章

tag: 历史   高二历史教案,高二历史教案大全,高中历史教案,免费教案 - 历史教案 - 高二历史教案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
评价:
用户名:
相关分类
高二历史教案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