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23:28:31 浏览次数:924次 栏目:小升初语文复习资料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使用塑料袋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带来的危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所说的塑料袋的“永生”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两处画横线的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是()。
①打比方举例子②举例子作比较
③列数字举例子④打比方作比较
(5)请你写一条倡议人们减少使用塑料袋的公益广告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理解:
孔子游春(节选)
孔子凝(nínníng)望着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水奔流水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záozháo)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施善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1)在短文的括号中选择正确的读音,把不正确的划去。
(2)“息”字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再查画,它在字典里用以下几种解释:
A、呼吸时进出的气;B、消息;C、停止;D、休息;E、滋生、繁殖;F、利钱、利息。
“奔流不息”的“息”可以解释为_____;“息息相关”的“息”可以解释为_____。
(将正确解释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3)文中的省略号表示,请你接着写一句:。
(4)读了本段文字后,我在做人上受的启迪是:
(5)孔子借水喻人,是为了,发人深思,他伟大的人格和高超的教育艺术于此可见一斑。孔子的确是一位__________(用文中的四字词语)的老师啊!
(6)你是不是想到了孔子的一些名言?请填一填吧。
①三人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温故而知新,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知之为知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地震中的父与子
1989年发生在美国洛杉矶一带的大地震,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里,使30万人受到伤害。
在混乱和废墟中,一个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便冲向他7岁的儿子的学校。他眼前,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教学楼,已经变成一片废墟。
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儿子,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之后,他猛地想起自己经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他知道儿子的教室在一楼的西南角,他疾走到那里,开始动手。
在他清理挖掘时,不断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赶来,看到了这片废墟,他们痛苦并大喊:“我的儿子!”“我的女儿!”哭喊过后,他们(失望绝望)的离开了。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他们已经死了。”这位父亲双眼直直的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没人给他肯定地回答,他便埋头挖着挖着。
救火队长拦住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爆炸,请你离开。”
这位父亲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警察走过来:“你很难过,难以控制自己,可这样不但不利于你自己,对他人也有危险,马上回家去吧!”“你是不是来帮助我?”人们都摇头叹息着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因失去孩子而精神失常了。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在来阻拦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上下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在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地下传出孩子的声音:
“爸爸,是你吗?”
“是我,是爸爸!我的儿子!”
“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我爸爸还活着就一定来就我,也能就出大家,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你现在怎么样?有几个孩子活着?”
“我们这里有14个同学,都活着,我们都在教室的墙角,房顶塌下来架了个大三角形,我们都没被砸着。”
父亲大声向四周(呼救呼吁):“这里有14个孩子,都活着!快来人!”过路的几个人赶紧上前来帮忙。50分钟后,一个安全的小出口开辟出来。父亲声音颤抖的说:“出来吧,儿子”
“不!爸爸,先让别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就这样14个孩子,奇迹般的获救了。
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在经历了巨大灾难之后,无比幸福的紧紧的拥抱在一起。
(1)选择合适的词语,在下面画上“--”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安顿()昔日()叹息()
(3)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4)文章对儿子的描写主要抓住人物的,从“不!爸爸。先让别的同学出去吧!”可以看出儿子具有品格。
(5)“在混乱和废墟中,一个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便冲向他7岁的儿子的学校。”中的“冲”可以换成“跑”吗?写出你的理解。
(6)“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句话课中反复出现了几次?这样写有什么意义?
(7)地震中这位孩子的父亲和其他孩子的父母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这位父亲会采取这种行动?写这位父亲,为什么还要写其他孩子的父母?
7、春风
北京人说:“春脖子短”。南方来的人觉着这个“脖子”有名无实,冬天刚过去,夏天就来到眼前了。
最激烈的意见是:“哪里会有什么春天,只见起风、起风,成天刮土、刮土,眼睛也睁不开,桌子一天擦一百遍……”
其实,这意见里说的景象,不冬不夏,还得承认是春天。不过不像南方的春天,那也的确。褒贬起来着重于春风,也有道理。
,2017小升初语文复习资料汇总(2)tag: 语文 资料 小升初 小升初语文复习资料,小升初语文复习资料大全,小升初语文试卷,小升初 - 小升初语文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