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趣学网 - http://www.quxue6.com !

中小学教育试题课件下载管理培训文书写作酒店管理百科知识常识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趣学网中小学教育初中教育中考复习中考政治复习资料中考时政热点:18大热点

中考时政热点:18大热点

12-26 23:28:11   浏览次数:274  栏目: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标签:中考政治复习资料,中考政治答题技巧,http://www.quxue6.com 中考时政热点:18大热点,

  一、与教材的结合

  1、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很大成就,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国家。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鲜明特点。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5、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就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党的领导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6、共产主义崇高理想是共产党人追求不息的人生目标。无论是在血雨腥风的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和平时期,无数优秀的共产党员为实现自己的崇高理想而英勇奋斗,甚至不惜献出生命。

  7、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只有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才能总揽全局,促进现代化的实现。

  8、发展是当代中国和世界的潮流,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能够发生历史性变化,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归根结底得益于我们党牢牢抓住发展这一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当前继续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争取掌握后金融危机时期国家发展的主动权,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同样需要坚持发展这个硬道理。

  9. 全面小康社会的特点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10. 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1. 科学发展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

  筹兼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

  二、相关问题

  1、新华社:十八大报告蕴含哪些新意?

  首次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十八大报告提出,“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表明科学发展观成为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报告还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核心立场、基本要求、根本方法等作了深刻阐述。

  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有利于全党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对于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意义重大而深远。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了新的阐述

  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内涵作了深刻阐述,同时指出道路是“实现途径”,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首次写入党的报告。胡锦涛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大会讲话中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此次写入党的报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一步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

  报告还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总体布局:由“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

  继十七大报告之后,十八大报告再次论及“生态文明”,并将其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由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这是总揽国内外大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新部署。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体现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

  全面小康社会:从“建设”到“建成”

  十八大报告确定的大会主题中提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这与十七大主题中“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的表述不同。从“建设”到“建成”,一字之变,体现了我国发展阶段的重大变化。小康社会是邓小平同志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规划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时提出的战略构想。在上世纪末基本实现小康的情况下,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建设”是过程,“建成”是结果。经过数十年的艰苦努力,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已遥遥在望。这一次党的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是对全世界的郑重昭告,同时指明了未来五年非同寻常的历史方位,及其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意义。

  首次提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10年翻番

  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十八大报告提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为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报告还提出了“两个同步”,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这充分体现了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思路。

[1] [2] [3]  下一页

,中考时政热点:18大热点
《中考时政热点:18大热点》相关文章

tag: 中考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中考政治复习资料,中考政治答题技巧,初中教育 - 中考复习 -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
评价:
用户名:
相关分类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