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趣学网 - http://www.quxue6.com !

中小学教育试题课件下载管理培训文书写作酒店管理百科知识常识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趣学网中小学教育高中学习高二学习高二语文《段太尉逸事状》原文翻译及相关知识点

《段太尉逸事状》原文翻译及相关知识点

12-26 23:18:37   浏览次数:103  栏目:高二语文

标签:高二语文学习方法介绍,高二学习计划,http://www.quxue6.com 《段太尉逸事状》原文翻译及相关知识点,

  驻扎在邠州的淮西军主帅尹少荣是个刚直的人,他来求见焦令谌,大骂道:“你还是人吗?泾州赤地千里,百姓将要饿死;而你却一定要得到谷子,又用粗棍子重打无罪的人。段公是位有仁义讲信用的长者,你却不知敬重。现在段公只有一匹马,贱卖以后换成谷子交给你,你居然收下不知羞耻。大凡一个人不顾天灾、冒犯长者、重打无罪的人,又收下仁者的谷子,使主人出门没有马,你将怎样上对天、下对地,难道不为作为奴仆的而感到羞愧吗!”焦令谌虽然强横,但听了这番话后,却大为惭愧乃至流汗,不能进食,不消一晚,就自恨而死。

  等到段太尉从泾州任上被征召为司农卿,临行前他告诫后去的家人:“经过岐州时,朱泚可能会赠送钱物,千万不要收下。”经过时,朱泚执意要赠送三百匹大绫,太尉女婿韦晤坚决拒收,朱泚还是不同意。到了京城,段太尉发怒说:“竟然不听我的话!”韦晤谢罪说:“我地位卑贱,无法拒绝呀。”太尉说:“但终究不能把大绫放在我家里。”就把它送往司农的办公处,安放在屋梁上。朱泚谋反,段太尉遇害,官吏将这事报告了朱泚,朱泚取下一看,原来封存的标记还在。

  段太尉逸事如右。

  元和九年某月某日,永州司马员外置同正员柳宗元恭谨地献给史馆。现在称赞段太尉大节的人,大抵认为是武夫一时冲动而不怕死,从而取名于天下,不了解太尉立身处世就象上述的那样。我曾来往于岐、周、邠、斄之间,经过真定,北上马岭,游历了亭筑、障设、堡垒和戍所等各种军事建筑,喜欢访问年老和退伍将士,他们都能介绍段太尉的事迹。太尉为人谦和,常常低着头、拱着手走路,说话的声息低微,从来不用坏脸色待人;别人看他,完全是一个儒者。遇到不能赞同的事,一定要达到自己的目的,他的事迹决不是偶然的。适逢永州刺史崔能前来,他言而有信、行为正直,详细搜罗段太尉遗事,核对无误。我恐怕有的被遗逸,未能为史官采录,故斗胆将这篇逸事状私下呈送于您。谨为此状。

www.quxue6.com

  【古今异义】:

  纵士卒无赖古:横暴 今: 指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

  率以货窜名军伍中 古:钱财和货物 今:指货物

  请假设草具 古:假,借用。 设,置,安排。 今:姑且认定

  段公,仁信大人也 古:指长者 今:指成年人

  一夕自恨死 古:羞愧 今:怨恨

  朱泚幸致货币古:财物 今:钱

  折人手足。古义:指手和脚。今义:比喻弟兄,或指举动、动作。

  天子以生人付公理。古义:①“生民”,避太宗之讳,指老百姓。 ②单音词连用。今义:①陌生人。②指社会上多数人公认的正确道理。

  【通假字】:

  1. 不嗛,辄奋击。 嗛(qiè),通“慊”,满足,快意。

  2. 椎釜鬲瓮盎盈道上。 椎,通“槌”,打,砸。

  3. 太尉判状,辞甚巽。 巽,通“逊”,谦恭。

  4. 出入岐周邠斄间。 斄,通“邰”,今陕西武功。

  【词类活用】:

  1. 以刃刺酒翁、坏酿器。 坏:使动用法,使……坏。

  2. 晞一营大噪,尽甲。 甲:名词作动词,穿上铠甲。

  3. 乃我困汝。 困:使动用法,使……处于困境险地。

  4. 遇不可,必达其志。 达:使动用法,使……表达出来。

  5. 裂裳衣疮。 衣:名词作动词,用衣裳缠裹。

  6. 奈何欲以乱败郭氏。 败:使动用法,使……败坏。

  7.暴且乱。乱:形容词作动词,作乱。

  8.舆来庭中。舆:名词作动词,抬。

  9.太尉自州以状白府。白:形容词作动词,禀告。

  【省略句、判断句】:

  1. 王子晞为尚书,其领行营节度使,寓军于邠州,其纵士卒无赖。

  2. 以之如司农治事堂,栖之于梁木上。

  3. 段公,仁信大人也。

  【一多义词】:

  1. 状

  (1)太尉自州以状白府。 陈述事实的一种文书。

  (2)太尉判状,辞甚巽。 判决书。

  (3)敢以状私于执事,谨状。 逸事状。

  2. 其

  (1)然则郭氏功名其与存者几何? 语气词,加强反问语气。

  (2)吏以告泚,泚取视,其故封识具存。 代词,它的。

  3. 注

  (1)太尉列卒取十七人,皆断头注槊上。 附着。

  (2)即自取水洗去血,裂裳衣疮,手注善药。 敷上。

  4. 甲

  (1)晞一营大噪,尽甲。 穿上铠甲。

  (2)皆解甲。 铠甲。

  5. 辞

  (1)无伤也,请辞于军。 致辞。

  (2)孝德使数十人从太尉,太尉尽辞去。 辞却。

  (3)太尉判状,辞甚巽。 言辞。

  6. 以

  (1)汾阳王以副元帅居蒲。 介词,凭。

  (2)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 介词,因。

  (3)天子以生人付公理。 介词,把。

  (4)又以刃刺酒翁。 动词,用。

  7. 愧

  (1)尚不愧奴隶耶。 愧对,动。

  (2)然闻言则大愧。 羞愧,形。

  8. 信

  (1)仁信大人也。 讲信义。

  (2)言信行直。 言语真实。

  9. 市

  (1)晞军士十七人入市取酒。 集市,名词。

  (2)市谷代偿。 买,动词。

  10. 固

  (1)尚书固负若属耶。 难道,副词。

  (2)泚固致大凌三百匹。 坚决,坚持,形容词。

  11. 请

  (1)请辞于军。 请让我。

  (2)请改过。 请求。

  【文章鉴赏】:

  此文作于唐宪宗元和九年(814)柳宗元贬居永州时,是作者给当时在史馆任职的韩愈修史作参考的。他在《与史官韩愈致段秀实太尉逸事书》中,谈了其写作动因:“太尉大节,古固无有。然人以为偶一奋,遂名无穷,今大不然。太尉自有难在军中,其处心未尝亏侧,其莅事无一不可纪。会在下名未达,以故不闻,非直以一时取笏为谅(信)也。”很明显,作者写此文的目的是要辩证正当时一些人对段秀实为人的曲解。事情要追溯到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十月,泾原节度使姚令言的部队在京师哗变,德宗仓皇出奔,原卢龙节度使朱泚被叛军拥立为帝。段秀实在朝中,一次被召议事之时,他突然用笏猛击朱泚的头部,同时唾面大骂朱泚“狂贼”,终被杀害。柳宗元对段秀实的忠勇行为深表敬仰。然而朝中也有人散布流言,说段秀实的这一举动是“武人一时奋不虑死,以取名天下”。柳宗元听后极为愤慨。他深知其为人一贯刚直,“遇不可,必达其志”。为了让人们了解段秀实,作者取其生平逸事三则,经恰当剪裁组织,生动描写,鲜明渲染,说明段秀实的刚勇是出自其性格之必然,从而使流言不攻自破。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段太尉逸事状》原文翻译及相关知识点
《《段太尉逸事状》原文翻译及相关知识点》相关文章

tag: 知识点   高二语文,高二语文学习方法介绍,高二学习计划,高中学习 - 高二学习 - 高二语文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
评价:
用户名:
相关分类
高二语文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