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23:18:37 浏览次数:564次 栏目:高二语文
《赏牡丹》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
全文阅读:http://gz./201401/754130.html
《小松》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诗人观察敏锐,体验深切,诗中对小松的描写,精炼传神;描写和议论,诗情和哲理,幽默和严肃,在《小松》这首诗中得到有机的统一,字里行间,充满理趣,耐人寻味。
全文阅读:http://gz./201312/752203.html
《长沙过贾谊宅》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李商隐的七律无题,艺术上最成熟,最能代表其无题诗的独特艺术风貌。这首七律无题,内容是抒写青年女子爱情失意的幽怨,相思无望的苦闷,又采取女主人公深夜追思往事的方式,因此,女主人公的心理独白就构成了诗的主体。她的身世遭遇和爱情生活中某些具体情事就是通过追思回忆或隐或显地表现出来的。
全文阅读:http://gz./201312/752209.html
《金铜仙人辞汉歌》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金铜仙人辞汉歌》是唐代诗人李贺因病辞职由京赴洛途中所作的一首诗。此诗借金铜仙人辞汉的史事,来抒发诗人的兴亡之感、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全诗设想奇特,而又深沉感人;形象鲜明,而又变幻多姿;词句奇峭,而又妥帖绵密。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是李贺的代表作品之一。特别是其中“天若有情天亦老”一句,已成为传诵千古的名句。
全文阅读:http://gz./201312/752216.html
《过陈琳墓》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过陈琳墓》是唐代诗人温庭筠创作的一首怀古咏史诗,是唐诗中的名篇之一。在诗中,作者既凭吊陈琳,又自伤身世。
全文阅读:http://gz./201401/754064.html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原文翻译及赏析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是宋代词人柳永的作品。此词上片写登高望远所引起的无尽离愁,以迷离的景物描写渲染出凄楚悲凉的气氛;下片写主人公为消释离愁决意痛饮狂歌,但强颜为欢终觉无味,最后以健笔写柔情,自誓甘愿为思念伊人而日渐消瘦憔悴。全词巧妙地把飘泊异乡的落魄感受,同怀恋意中人的缠绵情思融为一体,表现了主人公的坚毅性格与执着的态度,成功地刻画了一个志诚男子的形象。
全文阅读:http://gz./201312/752225.html
《望海潮·东南形胜》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望海潮·东南形胜》是宋代词人柳永的作品,主要描写杭州的富庶与美丽。上片描写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下片写西湖,展现杭州人民和平宁静的生活景象。全词以点带面,明暗交叉,铺叙晓畅,形容得体,一反柳永惯常的风格,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地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此词慢声长调和所抒之情起伏相应,音律协调,情致婉转,是柳永的一首传世佳作。
全文阅读:http://gz./201312/752288.html
《水调歌头·落日绣帘卷》原文翻译及赏析
《水调歌头·落日绣帘卷》又称《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于东坡贬居黄州的第四年,是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全词通过描绘快哉亭周围壮阔的山光水色,抒发了作者旷达豪迈的处世精神。这首词有其独到的特色,它把写景、抒情和议论熔为一炉,表现作者身处逆境,泰然处之,大气凛然的精神世界,以及词作雄奇奔放的风格。
全文阅读:http://gz./201312/752294.html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原文翻译及赏析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此词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景,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上片着眼于雨中,下片着眼于雨后,全词体现出一个正直文人在坎坷人生中力求解脱之道,篇幅虽短,但意境深邃,内蕴丰富,诠释着作者的人生信念,展现着作者的精神追求。
全文阅读:http://gz./201312/752304.html
《鹧鸪天·暗淡轻黄体性柔》原文翻译及赏析
《鹧鸪天·暗淡轻黄体性柔》是宋代女词人[url data-subLemmaId="5444734"]李清照的作品。此词盛赞桂花,以群花作衬,以梅花作比,展开三层议论,形象地表达了词人对桂花的由衷赞美。全词自始至终都像是为桂花鸣不平,实际上是在抒发自己的幽怨之情。风格独特,笔法巧妙,以议论入词,托物抒怀,颇得宋诗之风。
全文阅读:http://gz./201312/752786.html
《永遇乐·落日熔金》原文翻译、翻译及赏析
《永遇乐·落日熔金》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为作者晚年伤今追昔之作。此词以对比手法,写了北宋京城汴京和南宋京城临安元宵节的情景,借以抒发自己的故国之思,并含蓄地表现了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的不满。
全文阅读:http://gz./201312/752792.html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原文翻译及赏析
《青玉案·元夕》为宋代大词人辛弃疾的作品。此词从极力渲染元宵节绚丽多彩的热闹场面入手,反衬出一个孤高淡泊、超群拔俗、不同于金翠脂粉的女性形象,寄托着作者政治失意后,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高品格。
全文阅读:http://gz./201401/753228.html
《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翻译及赏析
《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是宋代爱国词人辛弃疾退闲以后的作品。此词深刻地概括了一个抗金名将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惨遭遇。上片从豪气入词,慷慨激昂;下片写心伤透骨,沉郁苍凉。虽然作者自称戏作,实际上感慨遥深。
全文阅读:http://gz./201401/753273.html
,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1文言文古诗词知识点tag: 古诗词 文言文 高二语文 知识点 高二语文,高二语文学习方法介绍,高二学习计划,高中学习 - 高二学习 - 高二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