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23:18:37 浏览次数:541次 栏目:高二语文
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所作的《登高》诗,于公元767年创作。这首诗是大历二年(767)年杜甫在夔州时所作。萧瑟的秋天,在诗人的笔下被写得有声有色,而引发出来的感慨更是动人心弦。这不仅由于写了自然的秋,更由于诗人对人生之秋所描绘的强烈的感情色彩。颔联状景逼真,是后人传诵的名句。颈联两句,十四个字包含了多层含意,备述了人生的苦况,更令人寄予强烈的同情。
全文链接:201401/755875.html
《蜀相》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蜀相》是伟大的唐代诗人杜甫定居成都草堂后,翌年游览武侯祠时创作的一首咏史诗。此诗借游览古迹,表达了诗人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称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诗中既有尊蜀正统的观念,又有才困时艰的感慨,字里行间寄寓感物思人的情怀。
全文链接:201401/755885.html
《石头城》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石头城》,作者刘禹锡,写于826年,诗人随手拈来山、城、水、月等常见的意象,别具匠心组合成“意象之城”,进行了城与人之间探究历史奥秘的对话。
全文链接:201401/755864.html
《锦瑟》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堪称最享盛名。诗题“锦瑟”,但并非咏物,不过是按古诗的惯例以篇首二字为题,实是借瑟以隐题的一首无题诗。
全文链接:201401/755880.html
《书愤》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书愤》是陆游创作的五首七言律诗,其中第一首是作者的经典作品之一。从淳熙七年起,陆游被罢官,在家乡山阴(今浙江绍兴)赋闲了5年,直到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年)的春天才被起用,任命为朝奉大夫、权知严州军州事,这首七律即写于此时。
全文链接:201401/755870.html
《虞美人》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这首词大约作于李煜归宋后的第三年,词中流露了不加掩饰的故国之思。全词以问起,以答结,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贯穿始终,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应。据说这首词也是促使宋太宗下令毒死李煜的原因之一,是李煜的绝命词。
全文链接:201401/755889.html
《雨霖铃》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马嵬兵变后,杨贵妃缢死,在平定叛乱之后,玄宗北还,一路凄雨沥沥,风雨吹打皇鸾的金铃上。如《明皇杂录》里写道:“明皇既幸蜀,西南行,初入斜谷,属霖雨涉旬,于栈道雨中闻铃,音与山相应。上既悼念贵妃,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寄恨焉。”这也便是词牌《雨霖铃》的来历。
全文链接:201401/755876.html
www.quxue6.com《念奴娇·赤壁怀古》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宋神宗赵顼元丰五年,苏轼作诗被指讽刺王安石新法,被王安石变法派系罗织罪名贬谪到黄州,任职黄州团练副使,此时他已经47岁。七月份,他乘舟到赤鼻矶游玩,于是写下了著名的《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
全文链接:201401/755882.html
《鹊桥仙》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鹊桥仙》,词牌名,又名《鹊桥仙令》、《金风玉露相逢曲》、《广寒秋》,双调五十六字,前后阕各两仄韵,一韵到底。前后句首两句要求对仗。
全文链接:201401/755871.html
《声声慢》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声声慢·寻寻觅觅》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作品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因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而产生的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具有浓厚的时代色彩。
全文链接:201401/755881.html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原文翻译及赏析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由南宋词人辛弃疾于公元1205年所作。作者是怀着深重的忧虑和一腔悲愤写这首词的。上片赞扬在京口建立霸业的孙权和率军北伐,气吞胡虏的刘裕,表示要像他们一样金戈铁马为国立功。下片借讽刺刘义隆表明自己坚决主张抗金但反对冒进误国的立场和态度。
全文链接:201401/755872.html
《念奴娇·赤壁怀古》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宋神宗赵顼元丰五年,苏轼作诗被指讽刺王安石新法,被王安石变法派系罗织罪名贬谪到黄州,任职黄州团练副使,此时他已经47岁。七月份,他乘舟到赤鼻矶游玩,于是写下了著名的《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
全文链接:201401/755882.html
《渔翁》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渔翁》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诗作。此诗通过渔翁在山水间获得内心宁静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在政治革新失败、自身遭受打击后寻求超脱的心境。全诗就像一幅飘逸的风情画,充满了色彩和动感,境界奇妙动人。
全文链接:201401/755884.html
《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此诗情与景的交融。看似客观的景物描写,却融入了诗人沉重而悲愤的感情,简单几笔,勾勒出的画面却悲凉动人,色调低沉,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是学习抒情诗意境解读的一个很好的范本。
全文链接:201401/755862.html
www.quxue6.com ,高二语文人教版第三册文言文古诗词知识点tag: 古诗词 文言文 高二语文 知识点 高二语文,高二语文学习方法介绍,高二学习计划,高中学习 - 高二学习 - 高二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