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23:18:37 浏览次数:174次 栏目:高二语文
5.下列句子中,全部不属于曾巩仁政措施的一组是( )
①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 ②又贷之种粮,使随秋赋以偿 ③自是外户不闭 ④巩命县镇悉储药待求 ⑤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 ⑥师去,市里不知。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④⑤ D.③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曾巩从小就机智敏锐,曾尝试写作《六论》,提笔立成,文辞很有气魄。到了二十岁,名声已传播到四方。欧阳修看到他的文章,十分惊异。
B. 曾巩为了保护百姓,打击盗贼,嘱咐百姓编制成保伍,让他们侦察盗贼行踪,有情况就击鼓传递消息,相互救援,所以每次都能将盗贼捕获。
C.调任洪州时,朝廷的军队征讨安南,所经过的州要准备上万人所需的物资,曾巩则事先分别处理好了大军突然集结时的吃住问题,因此,军队离开时,城乡的百姓都夹道欢送。
D.曾巩享有才名,却长期做地方官,世人便认为他时运不好。而与此同时,一些晚生后辈却仕途显达,但曾巩对此非常淡泊。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曲堤周氏子高横纵,贼良民,力能动权豪,州县吏莫敢诘。
②臣所谓吝者,谓其勇于有为,吝于改过耳。
三、古诗鉴赏
8.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注】①这首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②浮生:取自《庄子》中“其生若浮,其死若休”。
(1) 这首词写景时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具体诗句赏析。
答:
(2) 有人说“殷勤”一词巧妙地表答出了作者当时的心境,请具体分析表达了作者什么心境。
答:
四、语言运用
9.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网络作为相当一部分青少年课余消遣、精神寄托的首选途径,其中的负面信息对青少年的侵袭尤其难以防范。鼠标的一次误击,随意的一次搜索,都有可能把成人世界中的东西完全裸示在孩子面前。网络中有一条著名的游戏规则,便是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只狗”。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对于青少年具有极大的诱惑力,而网络的隐蔽性和无约束性所带来的有害信息的泛滥,对青少年的道德成长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严重影响了他们现实人格的健康发展。于是人们开始高呼“积点网德”,网络道德教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问:(1)从这段文字看,网络对青少年的主危害是什么?(不超过15字)
(2)这段文字所要表明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不超过10字)
答:(1)网络对青少年的主要危害是
(2)这段文字所要表明的观点是
答案
1.B(“欲盖弥彰”指某人企图掩盖过失或坏事的真相,结果却反将过失或坏事露得更加明显。此处可用“掩人耳目”)
2. C(A杂糅,“根据……情况”和“从……情况看”两种说法杂糅。B成分残缺,应在“返还问题”后加“的法律框架和原则”。D搭配不当,“支持”应为“支撑”)
3、C(A成分残缺,应在句末加上“的壮丽乐章”,与前面的“奏响”相呼应。B主客颠倒,不合逻辑。应改为“三鹿奶粉导致大量婴儿肾结石的事件,对于饱受质疑的中国奶粉行业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D搭配不当,关联词语误用。应去掉“不管”。)
4.B(讽:劝说。 ) 5.D.(①②④是仁政措施)
6.C(应是军队离开后,城乡的百姓都不知道。)
,高二语文寒假作业及其答案
tag: 高二语文 高二语文,高二语文学习方法介绍,高二学习计划,高中学习 - 高二学习 - 高二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