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趣学网 - http://www.quxue6.com !

中小学教育试题课件下载管理培训文书写作酒店管理百科知识常识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趣学网中小学教育高中学习高考复习高考政治复习资料高考政治哲学难点解析36

高考政治哲学难点解析36

12-26 23:27:47   浏览次数:467  栏目: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标签:高考政治复习资料大全,高考政治基础知识,http://www.quxue6.com 高考政治哲学难点解析36,

  高考政治哲学难点解析:怎样理解“人们能够有意识地改造自然,但自然界仍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这个观点既是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①这主要是难在:第—,从能力上看,学生还缺少辩证思维能力;第二,从具体把握观点来说,学生会认为,人们既然可以有意识地改造自然物的形态、属性,那么改造了的、发生了变化的自然物显然是在意识之后出现的,因此就不应说这—部分自然物不依人的意识为转移。

  ②抓住中心观点:“人们改变的只是自然物的具体形态,具体属性,而自然物的客观存在、自然物的固有属性及其规律是不能改变的,自然物具体形态和具体属性的改变不是任意的。”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从人们利用自然物来看,其根本前提是自然物的客观存在,是自然物本身的属性与规律。自然物及其属性与规律不会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人只能根据自然物本身的属性与规律去有意识地利用自然物。第二,从人们改造自然物来看,其基础仍然是自然及其固有的属性和变化发展的规律,而这些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正如马克思所说:“人并没有创造物质本身,甚至人制造物质的这种或那种生产能力,也只是在物质本身预先存在的条件下才能进行。”总之,虽然人类产生之后,人的意识对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有着相当大的影响,人们有意识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向自然索取。人类所到之处无不留下意识的印记。但是人的意识水平越高就越清醒地体会到在自然面前人是不能随心所欲的,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

,高考政治哲学难点解析36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
评价:
用户名:
相关分类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