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4 17:59:16 浏览次数:737次 栏目:汇报材料
(二) 参谋作用发挥有待进一步加强。
近年来,我们着力开展重大问题研究,加强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警预测,不断增强工作的前瞻性、战略性和全局性,较好地完成了县委县政府部署的各项目标任务。但我们深切的感到:一是平时忙于省州部门交办、县领导批示等被动应付性的研究较多,主动静下心来研究重大问题偏少,积极为县委县政府提供决策依据做的还不够。二是对宏观经济研究和热点难点问题分析存在质量不高现象,研究成果上升为政策的数量更少,特别是对关系长远的政策、规划、思路研究得不够系统、不够深入,前瞻性的预见重大问题、系统性地分析矛盾根源、创造性地提出对策措施上仍需进一步强化。如推动我县经济转型升级、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等等,亟待研究提出操作性强的办法,发挥好县委县政府的参谋助手作用。
(三)政府投资项目的管理有待进一步增强。
近年来,尽管我们出台了一系列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相关办法,从制度层面讲,已经比较完善,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政府投资项目“三超”现象(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和“三滞后”现象(前期滞后、开工滞后、竣工滞后)仍比较普遍,在加强投资控制、提高投资效益方面仍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和创新监管机制。
(四)产业结构调整有待进一步推动。
虽然在调整经济结构方面下了很多功夫,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与周边县市相比步子不大,创新不足。传统工业和外贸出口劳动密集型企业占比重较高,缺少具有强大带动作用的核心型企业,对全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带动强、影响大的重点项目不多。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
(五)改革和服务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一是改革职能未得到充分发挥。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越往深层次推进难度越大,认为下一步改革需要自上而下推进,县级部门只要被动落实就可以了,导致开拓创新的思路和办法不多,加上抓体改工作的主动性欠缺,导致体改职能相应削弱。二是物价管理和服务工作有待加强,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商品达到了近95%,政府可以掌控的商品价格(政府定调价)越来越少,县级物价部门的权限更少,造成物价管理职能的发挥与群众的需求不相适应。同时,物价监督检查力量相对薄弱,执法的难度越来越大,离人民群众期望的目标距离更远。三是粮食工作达到绝对安全任重道远,储备规模偏小,流通环节脆弱,应急体系不全,粮食行政管理职能弱化,需要我们做的工作还很多、任务还很重。
(六)、机关和系统内部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
一是部分体制机制与科学发展观要求不相适应。发改、物价、粮食各线相对独立,各自为政,难以形成工作合力;受编制影响,事多人少矛盾突出,越需要人的地方人越少,苦乐不匀现象比较突出;有的岗位长年加班加点,但加班不加薪,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影响干部工作积极性。二是班子成员间研究工作多,交流思想少,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够,领导能力和表率作用也急需进一步提升;对干部职工的工作要求多,与干部职工交心谈心不够广泛,关心干部职工的生活还不够。
四、 原因剖析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虽说是多方面的,有诸多客观原因,但根本原因在主观上还存在着许多与科学发展观要求不相适应的传统观念和思维。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在思想观念方面,存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平庸思想,缺乏与时俱进、锐意进取的开拓精神,深入系统学习新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理论和重大方针政策的积极性不够强烈,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理解把握还不够全面,在贯彻落实发展政策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二是在素质能力方面,更多地满足于应付和完成日常的工作事务,没能充分争取时间去学习和提升把握全局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理论水平还未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对新形势的分析判断和对重大问题的研究能力有待提高,对全球经济运行的大趋势关注不够。
三是在工作作风方面,喜欢循规蹈矩,对深入调查研究、创新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能的改进不足,深入基层、密切联系群众的力度不够,对县情、对基层、对企业情况掌握不深,在协调配合、服务意识、工作效率等方面仍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如一些工作有去思考,甚至也有了初步的实施方案,但遇到阻力时,往往就半途而废。
四是在制度执行方面,虽然推动各项学习和工作的制度比较完善,甚至已文件形式固化,但平时抓得不够紧,进展不够理想。由于制度执行不够有力,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仍未能很好地整体发挥出来。
五、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思路和举措。
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将在学习实践活动和今后推进发展和改革工作的实践中,进一步深刻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本质要求,对照县委县政府的各项目标任务和具体要求,虚心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在深刻剖析问题根源的基础上,以加强“能力建设”为核心,以“高起点定位、高效率推进、高质量落实”的“三高”要求为标准,不断增强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的水平。
(一)提高学习能力。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好现有的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计划和学习制度,积极响应省州部门举办的各类培训班和邀请专家授课制,切实提高全局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业务知识水平和把握宏观经济形势的能力。创新建立干部论坛制,通过干部上台发言,增强学习压力,努力提高干部个人的学习和工作能力。
(二)提高参谋能力。当好参谋助手是发展改革部门的重
要职能之一。一要建立班子成员定期下基层调研制度。加强统筹安排,每年突出若干个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宏观性问题,坚持超前思考、集中力量进行深入研究,创造性的把县委精神与发改工作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为县委县政府作出决策、制定战略提供服务。二要建立引进“外脑”机制。鉴于目前人员少、工作任务繁重的实际,要加强与其他学术研究机构、中介机构的合作,借用其专业知识丰富、善于搞调研的长处,为我所用。
(三)、提高统筹能力。统筹协调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
方法,也是做好发展改革工作的重要手段。一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探索建立保障民生的新机制。扩大省外粮源基地,推进粮食物流中心建设,切实保障粮食安全;探索建立物价管理和检查新模式,贯彻实施好《价格听证条例》,努力维护好人民群众利益。二要统筹城乡发展。加大中心镇培育力度,出台中心镇培育政策,使其成为连接城乡的重要节点;要探索新一轮农村改革机制,在促进“三农”问题解决上实现突破。
(四)提高转型升级能力。一要推进服务业发展,进一步明确现代服务业的产业重点和空间布局,在税费政策、土地政策、要素和价格政策、市场准入政策等方面加大对服务业的扶持力度,优化我县服务业发展环境。制定服务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二要加强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以高新技术产业园规划编制为引领,以创投基金等优惠政策为补充,努力实现“主攻工业、决战工业、稳定工业”任务。
(五)、提高创新能力。一要创新建立规划管理办法,实施规划管理项目化,强化规划的指导性、约束性和权威性。二要创新融资渠道,积极引进县外银行来桐设立分支机构,努力完成政府企业发债工作,通过bt、bot等模式解决项目建设资金不足难题。四要创新建立阳光权力运行机制,简化办事程序,进一步压缩办事承诺时限,提高审批效能。五要创新宣传手段,进一步提高发改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六)提高执行能力。一要做细项目前期,加强重大项目建设推进的督查和协调服务,努力破解项目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保持我县固定资产稳定增长,努力为加快发展赢得主动。三要加大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的执行力度,加强审核把关,减少政府资金浪费,提高投资效益,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
(七)提高系统建设能力。一要加强思想建设,提高班子推进科学发展的能力。加强学习的计划性和针对性,做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提高推进科学发展能力和构建和谐社会能力,提高运用科学发展观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把科学发展观要求自觉转化为谋划区域科学发展的正确思路。二要加强组织建设,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领导机制,加强团结协作,维护局班子的集体形象和权威,实行重大问题民主决策制,坚持组织生活会和民主生活会制度,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三要加强作风建设,打造务实高效、廉洁奉公的领导班子。按照“三型”干部的要求,不断改进工作的方式方法,形成严谨、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切实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做到“两手抓、两手硬”,营造干净干事的工作氛围,打造政治坚定、务实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和谐的坚强领导核心。四要积极完善内部建设的长效机制,着力巩固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成果,积极探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工作积极性的新途径、新方式。五要加强干部职工的沟通交流,以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为载体,营造团结和谐的机关文化氛围。
tag: 汇报材料,汇报材料范文,汇报材料怎么写,工作汇报材料,工作报告 - 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