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3 17:37:09 浏览次数:673次 栏目:考察报告
6.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结合是当前出现的一个重要趋势。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超越学校各个系科、部门,超越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壁垒,甚至超越国境的全球共享信息的关系正在形成。美国一些先进的高校和公司教育中心,已经或正在采用综合的现代化教学手段,集计算机、控制、声像、图书、多媒体通讯、电视教学等多种技术于一体。例如密西根大学正在建立信息集成研究中心,采用计算机、声像、图书、多媒体通讯等多种技术,将全校各个学院的图书馆、计算机中心及其他信息部门联网。MIT建有一些容量400人的大教室,包括各种计算机控制的电教设备、活动黑板和彩色无尘粉笔,并能实时录像,某些重要课程的录像带,学生可以到图书馆借用。硅谷Tandem电脑公司教育中心设有先进的多媒体教育信息网络,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和卫星教育电视频道调用斯坦福大学等高校有关的课程及教材内容,以及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有关的技术资料和信息。各国经济向全球化和信息化方向发展的趋势,必将进一步深刻地影响教育的结构和教育方式。
二、几点看法
综合考察的印象,结合我国的国情,我们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1.适应新的变化,建立新的平衡。MIT校长认为,“美国高等教育处于变化的时代:冷战结束,经济竞争的挑战更加突出;少数民族及女生比例增加(MIT前者占44%,后者占1/3);科技发展速度加快,知识经常出现‘突然的变化’。适应变化,需要寻求知识结构和组织结构(分析与综合)新的平衡,要更加强调综合的重要性。”上述变化很多是全球性的、共同的。MIT研究和教育都强调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哈佛研究工作更强调长远,不强调依赖眼前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变化。美国未来学家AlvinToffler在《第三次浪潮》一书中写道:“我们今天是站在一个新综合时代的边缘”。我国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本科学生培养必然要适应社会发展与经济体制变化的需要。学校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系科的组织结构,要更加注意多种学科交叉、多方面知识综合,组织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发展跨学科的教学,拓宽专业面。教学上要更多地强调联合,有条件的可以调整组织结构(如建立学院),有的也可以先在现有体制下进行,共同性课程打通,按大类开设通用性课程,扩大课程互选。逐步地向按专业大类培养学生过渡,专业方向要进一步淡化,并应由学生选择。
2.大力加强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清华大学教学严谨,学生基础知识扎实雄厚,这是我们的长处和优势,也是几十年来教学改革成果的积累。但同时我们的弱点也恰恰隐含在这个长处之中。总体而言,我们的学生创造性不足。美国的社会(包括高校)鼓励发明创造,重视青年首创精神的培养,很值得我们借鉴。我们应该扬长补短,在加强基础、严格教学的同时,为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提供机会和条件。因材施教的重点也要放在创新精神与能力培养上,不能单纯地靠上课、做题、读书、考试。要完善培养本科生创造意识和动手能力的各种实践计划,并形成制度。如学生参加研究工作、课外科技活动、创造性设计课、几个设计大奖赛等,也可以组织一些讨论式、研究式教学方式的试验性小组,这些环节要加以总结整理,使之成为一种“机制”。这项工作可以聘请一些有志于培养学生的资深退休教授来主持。在教学指导思想上,要有新的变化,相应的教学改革也要有新的导向。另一方面,我们也注意到,强调个性发展的美国高校,现在也提出要加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和群体意识的培养,以适应时代的需要。我们对学生集体主义的培养教育是有特点有优势的,在实行学分制的条件下,应当继续保持和发扬,要在“推行学分制,保留班级制”这一新情况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德育,实现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的统一。
3.稳定本科,协调发展。美国几所研究型大学中,科研和研究生比例较大,研究生培养要求及水平较高,本科教育相对薄弱一些,“重科研轻教学”的问题,不同程度地有所反映。校方采取各种措施(如规定大课必须由高水平资深教授主讲、教授必须上课、教学经费投入比较有保证、教学设备充足等)保证本科教学。我校本科教育的规模和地位更重要一些,只有把本科教学这个根本稳定住,才能更好地提高研究生水平、发展科学研究,使学校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稳定本科,是办好世界一流大学的基础。
4.改进人才培养模式。美国高校在校期间不强调专业训练,其重要背景是:经济结构中私有企业封闭性很强,公司有很强的专业培训机构。我国国情不同,企业的主体是全民和集体所有制,并且大都不具备专业培训条件。在校期间需要进行一定的专业才能训练。但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较窄的对口专业教育,使学生知识面窄、适应性较差,不能适应社会发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人才培养模式要受到今后“下游”(人才需求)状况的制约。在我国目前条件下,既不能固守原来意义下的对口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也不能盲目地接受转为“通才”的建议,而应该在保留宽广基础上加强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培养,加强工程实践与科学实验训练。教学上应坚持拓宽知识面。今后清华各系是否原则上应不再划分专业,可设若干专业方向,同类(如电子、水土、机械)专业的基础性课程进一步打通,专业方向课组要淡化。加强教学上的联合,利用学分制造成的灵活的环境,实现学校的资源共享(包括教师、设备等),提高办学效益。
5.完善学分制,增强灵活性。美国高校学分制的重要特点是选系(选课)放开,为每个学生提供机会和手段,满足他们的需要和志向。这一点我们目前还不能做到。当前只能在系和拓宽后的专业已定的前提下选课,用很大的力量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抓好课程体系、内容与方法的改革。同时,进一步开通第二学位、辅修学位、辅修课组、跨系选修课,作为学生专业选择上的一种补充措施。学校要采取措施,切实增加一些经费投入,保证热门课程(如计算机、信息、经济管理等)能扩大容量、满足学生要求。一年级公共基础课程,在多大程度上引入选修机制,还有待通过实践进一步总结改进。
tag: 考察报告,考察报告范文,干部考察报告,考察报告格式,工作报告 - 考察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