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趣学网 - http://www.quxue6.com !

中小学教育试题课件下载管理培训文书写作酒店管理百科知识常识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趣学网常识电脑电脑学习电脑基础入门电脑入门电脑病毒最基础知识(一)

电脑病毒最基础知识(一)

12-26 22:57:21   浏览次数:712  栏目:电脑入门

标签:学电脑入门,电脑入门视频教程,电脑入门知识,http://www.quxue6.com 电脑病毒最基础知识(一),

  病毒残留:纯粹脚本病毒在杀除后不会有任何残留,但由于目前的病毒大都采用复合形态,捆绑多种传染方式和多种特性,因此不少脚本病毒只是将用户机器的安全防线撕开的前奏——真正的破坏主力木马、蠕虫尾随其后进入系统,因此在杀除掉脚本病毒后,非常有必要连带着检查系统中是否已经有了木马和蠕虫病毒。

  病毒防御:脚本病毒的特性之一就是被动触发——因此防御脚本病毒最好的方法是不访问带毒的文件/web网页,在网络时代,脚本病毒更以欺骗的方式引诱人运行居多。由于ie本身存在多个漏洞,特别是执行activex的功能存在相当大的弊端,最近爆出的重大漏洞都和它有关,包括mozilla的windows版本也未能幸免。因此个人推荐使用myie2软件代替ie作为默认浏览器,因为myie2中有个方便的功能是启用/禁用web页面的activex控件,在默认的时候,可以将页面中的activex控件全部禁用,待访问在线电影类等情况下根据自己的需要再启用。关于邮件病毒,大多以eml作为文件后缀的,如果您单机有用outlook取信的习惯,最好准备一个能检测邮件病毒的杀毒软件并及时升级。如果非必要,将word等office软件中的宏选项设置为禁用。脚本病毒是目前网络上最为常见的一类病毒,它编写容易,源代码公开,修改起来相当容易和方便,而且往往给用户造成的巨大危害。

  以上4类程序的介绍,为了降低学习难度,我是单态方式来介绍的。事实上目前的病毒大多以具有上面4类程序中的2到3类的特征,因此无论感染,传播,杀除的困难都大大增加。例如发文前夕的mydoom新变种病毒的分析中:它利用系统漏洞/邮件群/fa/共享漏洞方式传播(具备了蠕虫、脚本病毒和新型病毒的传播特性),进驻用户系统后上载自身并运行(木马特性),获取用户本地outlook中的地址本(木马特性),通过调用google等搜索引擎获取用户email地址本中同后缀的相关选项(调用系统程序,木马功能),再主动给地址本中的每个程序发出email(木马特性)。对待这样一个病毒,无论是系统存在漏洞、共享安全设置不当、或者随意地打开了“朋友”发来的email,都可能导致中毒。关于中毒途径的分析,留待下一站《攻击防御之旅》内一并介绍。

  在从第一个病毒出现到现在,已经有整整半个世纪了,病毒的发展日新月异,令查杀的困难大大增加,造成的损失也异常巨大。或许,计算机病毒这个幽灵,从计算机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要如影相随的。只要还有用心险恶的人存在,那么病毒就不会消亡。病毒之战,恐怕会在今后的日子里越演越烈…… www.quxue6.com
  
  第二篇、攻击防御之旅

  除了病毒,互联网络上还有一股暗潮——人为攻击。

  早期的攻击者大多是技艺高超之辈,他们对服务器的系统、程序相当熟悉,常常通过寻找他人系统中的漏洞来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并以此为乐。不过他们的默认准则之一是不攻击普通终端用户、进驻服务器后不改变服务器重要设置。那是一群令人尊敬的人,他们在技/艺的边缘地带行走,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磨练着自己;独特立行,或许你曾因为各种原因在im软件上,在web论坛中,在irc聊天室里与他们匆匆邂逅又匆匆离别,却茫然不知道他们的真正身份;都是真正意义上的技术好手,对操作系统,网络协议,编程语言都有相当造诣,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的正当职业就是高级程序员、系统分析师、网络管理员——这类人,我们尊敬地称他们为“黑客”,俗称“黑帽”。

  到了商业时代,随着金钱利益的驱动,行行色色的各类人进入了互联网。其中有一群被金钱利益驱动着的人,他们也有着不错的技术,却被金钱物欲所俘获,将自己的技术和灵魂出卖给金钱——只要为了经济利益,可以不择手段地进行破坏。他们对没利益的终端个人用户也没有什么兴趣,相比之下服务器更令他们青睐。把攻击得逞的服务器做成肉鸡以备后用是他们的习惯之一。这类人,我们称他们为“骇客”,俗称“灰帽”。

  就如有影就有光一样,网络上也有跟“骇客”相反的一类人,他们以研究系统漏洞、帮助企业实施安全方案为职,我们称他们为“安全顾问”。他们具有足以和“骇客”匹敌的能力,网络上的商业服务器攻防之战大多是在他们与“骇客”之间展开,,俗称“白帽”。

  最后一类,可说是堕落的平庸者。使用着前几类人所开发者的工具,对网络上的机器——不管是终端用户还是服务器进行扫描;看到有漏洞的系统就又使用他人的教程、工具尝试进入,并在进入之后大肆进行破坏;在无法进入的时候,甚至就直接用DDOS攻击了事。他们破坏的理由大多是为了逞一时之愉快或为了炫耀自己而已,这类人没有什么技术可言,行为也无道德可言。他们不具备扎实地技术功底,大多是使用前三类高手所开发的工具,这样的一类人,一般被称为“脚本小子”。值得附带一提的是,国内不少所谓“安全站点”上驰骋风云、威风八面的“高手”也不过就属于这类档次的混混而已——不知天高地厚的自吹自擂也是这类家伙常见的特性之一呢。

  对个人用户而言,由于不具备较大的经济利益,因此前三类人一般不会染指用户的计算机。让用户深受其害的,常常是脚本小子的所为。

  攻击的六大步骤

  首先,让我们看看这类家伙是怎么样一步步发起攻击的,一次典型的正面攻击大概分这么几步来进行,值得一提目前的网络病毒传染方式从实质上来讲也是一种自动攻击,因此下面的步骤对待病毒也是同样适用;

  1.利用扫描工具批量ping一个段的地址,判断存活主机;

  为了加快感染的速度,常常是ping不通的主机就放弃后续的操作,相当多的病毒均是属于先ping目标主机,再进行感染操作的;

  2.扫描所开放端口;

  针对常见的默认端口来猜测服务器的性质,如80是web服务器;21是ftp,22是 ssh,25是smtp等等;

  3.根据获得的情报,判断主机的操作系统和决定攻击方式;

  如果操作系统开了80的,就看看web服务器的信息;如果开了21,就看看ftp服务器的信息——从这些蛛丝马迹中获得资料,如从iis的版本号、ftp服务的欢迎信息来判断所用的程序,以及操作系统可能使用的版本;

  4.尝试攻击——在这一步,分为漏洞攻击、溢出攻击、密码破解攻击;

  对待网络共享,一般采用利用弱密码漏洞方式进入;对待公共服务,如web、ftp则通过查找该版本的软件漏洞(这个在google上搜索到很容易,甚至有示范代码的)进行溢出攻击;枚举用户帐号,通过挂载密码字典,进行弱密码穷尽猜测攻击等等;

  5.进入系统,想办法提升权限;

  如果是通过服务漏洞进入,则不少情况下默认就是最高权限了(windows的服务大多默认以administrator权限运行),如果通过其他方式获得帐号密码的,那么还要想办法提升权限,常见的做法有利用重定向方式写系统设置文件、运行有权限执行的高权限程序并造成溢出获得;

  6.获得最高权限后进行破坏行为实施;

  常见的就是安装木马、设置后门、修改配置、删除文件、复制重要文件等;

  应对攻击行为

  让我们分析一下以上6步,看看该怎么应对攻击行为。

  利用扫描工具批量ping一个段的地址,判断存活主机;

  由于无谓的攻击一个不能确定是否开机的ip地址从效率上来说比较低下,在要求快速攻击/感染的情况下,常常会对目标地址进行ping检测——如著名的冲击波病毒等;换句话说,如果能让我们的主机不回应icmp包,则对方无法确定我们的存活,很可能就此放弃攻击。目前不少免费/商业的个人网络防火墙都带了这一功能;

  判断主机的操作系统和扫描所开放端口;

  个人用户所开主机的服务类端口不多,但由于windows自身的设置问题,例如win98共享漏洞、win2k默认开着telnet服务等原因,让攻击者有多个攻击选择。在这一步,同样可以用防火墙把必要的端口禁止掉——我常用的做法是把135、137、138、139、445端口禁止掉,这能避免很多麻烦,windows的网络共享安全性实在不怎么好,个人推荐用户考虑放弃网络共享,采用ftp等方式进行必要的文件传输;

  根据获得的情报,决定攻击方式;

  在这一步,攻击者将上一步扫描的资料进行汇总,然后确定攻击方式——因此上一步中,我们如果能将对外的端口开得尽量少,那么攻击者能利用的资源也就越少,出现漏洞攻击的可能行就越小;

  尝试攻击——在这一步,分为漏洞攻击、溢出攻击、密码破解攻击;

  由于攻击个人用户的家伙大多是属于脚本小子一级的,只会用别人现成工具的居多,因此有了上面的防御后,能让他们利用的漏洞也不是太多了。只要密切注意自己所用操作系统的动态,随时给系统升级补丁,一般来说攻击者已经没折了。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电脑病毒最基础知识(一)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
评价:
用户名:
相关分类
电脑入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