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趣学网 - http://www.quxue6.com !

中小学教育试题课件下载管理培训文书写作酒店管理百科知识常识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趣学网中小学教育免费教案政治教案初三政治教案九年级思想品德复习资料

九年级思想品德复习资料

12-26 23:26:40   浏览次数:633  栏目:初三政治教案

标签:九年级上册政治教案,初中政治教案,http://www.quxue6.com 九年级思想品德复习资料,
(3)珍惜资源,节约能源,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也是必然要求)


九年级思想品德复习资料由www.quxue6.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quxue6.com
4、环境友好型社会,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
5、资源节约型社会,含义(略)其目的在于追求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更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6、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1)合理开发资源,有效利用能源(2)增强全社会的忧患意识,树立生态文明观,以实际行动珍惜资源节约能源。
7、生态文明观的核心——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并列文明形式之一)
8、为建设好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我们青少年可以(补充)

第三单元  发展科技、振兴教育
教学目标:(1)了解科技发展的基本过程及其对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2)在直面成就与差距的同时懂得国际竞争的实质和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3)懂得综合国力——科技和经济——人才——教育的关系。(4)  了解教育的重大意义和如何肩负起科教兴国的重托。

第一节 科技改变生活
1、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和标志:科学技术。
2、文字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它为科学文化的发展准备了必要条件。
3、第一次科技革命(工业革命)(18,60年代——1870)
标志: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
意义:机械动力代替手工劳动,将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人类社
      会开始进入工业时代。
4、第二次科技革命 (19世纪后半叶)
标志:电力的广泛应用
意义;人类由蒸汽时代进入到电气时代。
5、第三次科技革命(20世纪中叶)
标志:空间科技、原子能和计算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
意义: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人类社会进入智能时代。
6、结论:历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充分说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7、现代科技的前沿领域:空间科技、信息技术、生物科技(如人类基因测试、克                 隆技术)、纳米技术、微电子技术。
8、在世界科技发展史上,中国曾经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如四大发明)
9、二十一世纪我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的科技成果有:TD——SCDMA通信系统、"龙芯"一号、神舟五号、六号、七号飞船顺利完成太空探测任务、嫦娥一号发射成功。
10、我国科技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这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还不适应。
11、当今世界竞争的实质:综合国力(以科技和经济为基础)的竞争。
12、综合国力竞争的制高点:科技的创新和率先突破。
13、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发展科技、建设创新型国家。

第二节 教育振兴民族
基本知识点:
1、正确理解“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a 教育是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   b 未来世界的优胜者,必将属于教育更普及、文化更发达、素质更优秀的民族。
2、教育的力量(意义):教育往往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教育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根本。教育是促进科技发展、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的力量。
3、理解“今天的教育,明天的科技、后天的经济”:(补充)
4、我国教育事业近期取得的成就(略)
5、当前我国教育的阶段性特征:进入了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阶段;进入了急需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新阶段。
6、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7、理解“再穷不能穷教育,再富不能富孩子”。(略)
           
第三节  科教兴国的重托
基本知识点:
1、为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和缩小科教领域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我国实施了——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对青少年的要求:从自身做起,努力培养 创新精神,珍惜受教育权利,把自己锻造成才)
2、为什么说“创新是人类最珍贵的精神财富”?(1)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无论是国家、民族还是个人,如果没有创新思维是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2)能否进行创新,是当今世界范围内经济和科技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3)对青少年来说,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是成人成才的关键。
3、如何培养创新精神,增强创新能力?
a勤于观察 b善于思考 c培养想像力d勇于实践
4、我国为公民享有受教育权提供了法律保障(如制定实施《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和
     物质保障(如国家财政负担教育经费,改善办学条件)
5、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权利:因为这是个人发展完善自身的需要;义务:是个人承担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的需要)
6、接受义务教育学生的最基本的义务 a 按时入学 b 接受规定年限的教育c 尊师守纪,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7、我们中学生应如何珍惜受教育的权利?
A、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立志报国的的历史使命感。
B、珍惜学习机会,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掌握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C、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勤于探索勇于创新,为创建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第四单元 理想与使命
第一节 畅谈理想
教学目标 :懂得人生需要理想,不同的理想可以造就不同的人生;人的理想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发展变化的;理想是缤纷多彩的,但理想的实现必须有动力、勇气和方法,要脚踏实地全力以赴。明确我国现阶段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明确理想的实现必须经过艰苦奋斗的过程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九年级思想品德复习资料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
评价:
用户名:
相关分类
初三政治教案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