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23:19:43 浏览次数:757次 栏目:高三政治教案
20xx届高考时政热点历史学科解读:中国10年后再制定西部开发新政策
【背景材料】
第十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暨第二届中国西部国际合作论坛16日上午在成都开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他强调,中国将把全面提高西部地区开发开放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努力把西部地区建设成为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集聚区域、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示范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区域,加快构建具有全局和战略意义的新的经济增长极。
温家宝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中国政府10年前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近10年来,中国政府不断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西部地区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综合经济实力大幅跃升,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生态环境保护明显加强,保障改善民生成效显著,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发展,改革开放深入推进,进入了增长速度最快、发展质量最好、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受惠最多的时期。实践证明,中国政府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是完全正确的。
【课标链接】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1)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2)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3)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4)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5)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2.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1)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为例,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2)以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例,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
(3)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认识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史实,认识其影响和作用。
(4)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热点训练】
一.选择题
西南各省自古以来为祖国的发展作出杰出贡献。回答1—4题。
1.根据“分洪以减灾,引水以灌田”的治水方针修建的著名水利工程是
A.芍陂 B. 灵渠 C. 都江堰 D. 郑国渠
2.下列描述,能够说明隋唐时期经济重心南移趋势的是
A.“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 B.“苏湖熟,天下足”
C.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D.“扬一益二”
3.元明清三朝均在四川推行过
A.行省制 B.改土归流 C.土司制 D.三司制
4.红军长征的下列史事,没有发生在今川西的是
A.四渡赤水 B.翻越雪山
C.穿过草地 D.飞夺泸定桥
二.非选择题
5.四川是农业大省、人口大省,“三农”问题更突出,“三农”工作更重要。
材料一 都江堰水利工程示意图
(1)据材料一,“图①”的水利工程修建时属哪个诸候国?请在“图②”中选出都江堰水利工程相应地理位置的代号。
材料二 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中“四川金堂县农民分配土地”图。
(2)据材料二,在当时的“土地改革运动”中,四川对“富农”实行了怎样的政策?试概述这次“土改”所产生的历史意义。
材料三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四川和安徽首先实行“放宽政策”、“休养生息”的方针,
试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揭开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
(3)据材料三,概括由四川、安徽开始发展到全国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的原因和改革的方向。
(4)综合以上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的主要历史因素。
6.战争与和平在人类历史上多次交替。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在这交替中走出了自己的发展途径。阅读下列关于双流机场发展历程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8年修建,道面为泥面,可供小型双翼飞机起降。1944年扩建,跑道长1400米,用石灰、卵石拌合碾压,可供15吨以下飞机使用。1956年,经中央军委批准划归民航使用。
材料二:1959年至1960年机场进行第一次扩建,跑道长2200米,可供伊尔18机型、全重100吨以下的飞机起降。1967年又将跑道延长至2600米,仍只能供100吨以下的飞机起降。
材料三: 1994年至20xx年,机场先后对飞行区和航站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使飞行区等级指标达到4E,跑道延长至3600米,可起降世界上包括波音747—400在内的各型飞机。20xx年,新建39000平方米的国际候机楼竣工使用。
(1)根据三则材料,概括双流机场的发展历程。
(2)根据材料一,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修建双流机场的主要原因。
(3)1959—1967年双流机场扩建期间,四川铁路、公路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就,试各举一例。
(4)20世纪90年代以来,双流机场为什么能够快速发展?
(5)从双流机场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认识?
7.茶马古道上曾经留下过当年红军长征的足迹。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创造的英雄壮举,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长征以其所罕见的艰难困苦铸造了举世闻名的长征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象征。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示意图
材料二 毛泽东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阅读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工农红军为什么要从南方转移到北方?指出七律《长征》所反映的工农红军的精神。
材料三 为纪念红军长征,经中共中央决定在四川松潘川主寺兴建红军长征纪念碑。该纪念碑占地19.27万平方米,1988年4月动工,1990年8月25日落成,邓小平亲笔题名。主碑耸立于3100米元宝山顶,高41.3米,三角立柱体,象征三大主力红军,一位红军战士铜像双手高举,左手执鲜花,右手持步枪,成“V”字形,欢呼胜利。1440块红色花岗石精雕细刻组合成九组大型群雕,分别为开路先锋、勇往直前、团结北上、山间小憩、草地情深、征途葬礼、前仆后继、回顾思考、英灵会聚。它们气势宏大,规模空前,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