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23:19:43 浏览次数:287次 栏目:高三政治教案
(二)商品价值量及其有关的概念
1、商品价值量和价值总量的含义
商品价值量:通常指单位商品价值量。
商品的价值总量=单位商品的价值量 ╳ 一定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
2、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因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P13
(1)劳动时间的分类: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的价值量不能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概念及其理解——P13★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即:个别劳动时间的平均数)
(3)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某种商品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长,其价值量越大,反之,越小。
(4)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每个商品生产者都具有重要意义。---P13
3.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P14:★★
(1)明确劳动生产率的含义及分类。★
劳动生产率指劳动者的生产效率,通常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表示,它又分两类:一类是个别劳动生产率,即个别企业或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另一类是社会劳动生产率,即某个行业或部门的劳动生产率。
(2)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因为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意味着单位商品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因此,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会减少。
▲理解“三对重要关系”和明确“两个意义”
(1)三对关系
①商品的价值量与个别劳动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在社会劳动生产率不变的情况下,个别劳动生产率的高低、个别劳动时间的多少与商品价值量无关,除非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最终引起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变化,才会引起单位商品价值量的变化,因为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②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多,其价值量也就越大;反之,则越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少,商品的价值量越小;反之,则越大。所以,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③商品的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只能使单位商品价值量发生变化。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越小,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的数量越多,而价值总量一商品的数量×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因此社会劳动生产率无论如何变化,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所创造的价值总量是不变的,商品的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
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商品生产者在同一时间内生产的商品的数量增加;又由于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个别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会引起单位商品价值量的变化。从而商品的数量与单位商品价值量的乘积增大。所以,商品的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2)两个意义
①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引起商品价值量降低的是社会劳动生产率,那为什么个别企业还要千方百计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呢?这是因为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后,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生产者可以获得额外利润。所以,个别企业单独提高劳动生产率,会使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②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意义。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个别企业竞相提高劳动生产率,会导致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后,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的数量增多,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下降,从而可以增强消费者的购买能力。
【例4】〔05年广东综合,13〕假如生产一双皮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4小时,售出后收入60元。某一生产者率先提高劳动生产率一倍,在其他生产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他用4小时生产同样的皮鞋售出后收人是()
A.30元 B. 60元 C. 90元 D. 120元
【例5】(05上海15)“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常被用来形容过去的一些昂贵商品现在变成了大众消费品。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B.大众消费观念发生变化
C.人民生活质量提高 D.商品市场日益繁荣
(三)价值规律★★★
1、价值规律的存在条件。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只要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价值规律就存在并发挥作用,违背价值规律就要受到惩罚。它既存在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也存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
tag: 暂无联系方式 高三政治教案,高三政治教案大全,高中政治教案,免费教案 - 政治教案 - 高三政治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