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23:19:12 浏览次数:107次 栏目:高三政治教案
20xx届高考时政热点历史学科解读:中国八项举措援助非洲 提供百亿美元优惠贷款
【背景材料】
中非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当地时间11月8日上午在埃及名城沙姆沙伊赫开幕。来自40多个非洲国家和中国的外交部长以及负责对外经济合作事务的部长和代表出席会议。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开幕式并讲话。
温家宝提出,中国对非援助永远不会附加任何政治条件,将向非洲提供百亿美元优惠贷款,将逐步实现对95%的非洲产品免除关税。在7日的第三届中非企业家大会上,温家宝说,中方愿意进一步对非洲产品开放市场,逐步给予非洲最不发达国家绝大多数商品免关税待遇。
温家宝说,中国人民对非洲人民的感情是真诚的,中国对非洲发展的支持是实实在在的。今后不管世界风云如何变化,我们同非洲人民的友谊不会变,与非洲深化互利合作、实现共同发展的决心不会变,支持非洲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不会变。温家宝宣布,今后三年,中国政府将采取八项新举措推进中非合作。
温家宝还表示,中国对非洲的支持和援助,过去没有、将来也永远不会附加任何政治条件。中国乐见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参与非洲的开发与建设,共同推动非洲的和平发展与进步。
【课标链接】
1.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1)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2)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3)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4)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2.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1)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2)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3)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3.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1)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2)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3)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知识整合】
一.中非友谊源远流长——古代友好交往
1.秦汉时期间接交往
①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日益扩展,远及欧洲和非洲。
②“丝绸之路”开辟了中西交通的新纪元,中国的丝和丝织品,源源不断地输往中亚、西亚以及非洲、欧洲各地。
2.隋唐直接往来
①唐朝时和非洲也有来往,《新唐书》上有这方面的记载。对外交往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可达非洲,双方使节往来频繁。
②唐朝人杜环在北非、东非留下了行踪。他撰写的《经行记》记载了非洲的风土民情。
③史书里还记载东非索马里使者,在唐太宗时来到中国,受到很好的接待。
④非洲发掘出土的陶瓷残片包括唐三彩和邢窑、越窑的产品,而且质量极好
3.元朝
亚洲、东欧和非洲海岸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派使者到大都访问。
4.明朝郑和下西洋(1405—1433年)
从1405年到1433年近30年里,郑和率船队先后航海7次,共经历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加强了与非洲一些国家的联系。
二.近代遭受殖民侵略,争取民族独立
中非有着相似的历史遭遇,在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中始终相互同情、相互支持,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1.近代非洲遭受侵略历史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①新航路开辟,西欧国家殖民扩张,占领土地,掠夺财富,贩卖黑人奴隶,给非洲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②19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非洲的狂潮,非洲的绝大部分沦为列强的殖民地。非洲人民的反帝斗争,埃及的抗英斗争、苏丹的马赫迪起义和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战争,是其中的突出事件。
③20世纪30年代,面临法西斯的侵略,埃塞俄比亚人民展开了抗意斗争,结果失败,意大利吞并了埃塞俄比亚。失败的原因,结合与抗日战争的比较来分析,国家弱小,社会落后,没有外援,指挥失误。
④二战期间,北非是主要战场之一,1942年的阿拉曼战役是北非战场的转折点,1943年,北非的德意军队投降,北非战事结束。
⑤二战结束后,非洲国家民族运动高涨,相继取得民族独立,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瓦解,非洲国家在国际舞台上日益发挥重要作用。
非洲国家独立后,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原因:二战后,非洲独立运动的领导权主要掌握在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者手中;独立前,非洲是西方各国的殖民地,深受西方生产方式、价值观念的影响。
2.近代中国遭受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历史
①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的程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人民的抗争,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国民大革命。
②20世纪30年代,面临日本法西斯的侵略,中国人民也展开了抗日战争,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完全胜利,接下来,在中共党的领导下,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成立新中国,赢得了民族独立。
三.现代开创了中非关系新纪元
新中国成立半个多世纪以来,双方政治关系密切,高层互访不断,人员往来频繁,经贸关系发展迅速,其他领域的合作富有成效,在国际事务中的磋商与协调日益加强。中国向非洲国家提供了力所能及的援助,非洲国家也给予中国诸多有力的支持。以70年代末我国改革开放和非洲国家开始经济结构调整作分界,大体上可以划为前30年和后20年两大阶段。
1.第一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间。
这一时期,中非的交往更多的是基于政治基础,都要捍卫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都要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对于追求民族独立的非洲,中国除了给予政治上的支持外,还在物质上、技术上提供无条件援助,另一方面,非洲也给了中国政治上的极大支持。
tag: 中国 历史 非洲 贷款 优惠 高三政治教案,高三政治教案大全,高中政治教案,免费教案 - 政治教案 - 高三政治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