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23:19:43 浏览次数:945次 栏目:高一历史教案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导致材料三中历史现象的原因。
(3)材料三中的历史现象对当时及以后的中国历史有何影响?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
材料二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宋书》(记载南朝刘宋王朝的历史)
请回答:
(1)从汉代以前到南朝时期,我国江南经济的发展发生了什么变化?
(2)导致这一变化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3)我国历史上出现了哪几次重要的人口南迁的移民潮?
阅读思考视窗
南宋都城临安,即使是南方本地人开的酒馆也往往仿效汴京旧俗,在门前张挂炉子灯;茶馆则学北方人张挂名人画像。更有趣的是,北方人在吃笼饼、蒸饼的时候习惯于先去掉皮,原本是因为北地风尘比较大。但南方人也跟着学,去了皮才吃。
请思考:南方风俗习惯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1.A 在汉代,山东地区和山西地区长期居于全国经济重心地位。
2.B 唐宋之前,黄河流域一直是我国的经济重心所在。
3.D 自然条件、开发早晚、人口密度、生产技术水平都是我国古代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4.C 我国人口流动的主流趋势是由北方流向南方。
5.B 安史之乱和金军南下是造成这次人口南迁的重要原因。
6.D 生产力的发展,即南方地区劳动力的补充以及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的引进,是江南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7.B 中唐以后,江南经济逐渐超过北方。
8.c 南宋初年的人口迁移进一步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由北向南的转移完成。
9.答案:(1)材料一反映的是:为逃避战乱,北方居民纷纷迁往南方;材料二反映的是:安史之乱导致中原荒凉残破,人口大量减少;材料三反映的足:与北方的情况相反,南方人口数量剧增。
(2)安史之乱、藩镇割据所造成的破坏主要在北方,南方战乱较少.相对安定;北方居民的大量南迁。
(3)导致我国人口的大迁移,改变了我国人口的分布状况;给南方带来了劳动力,促进南方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解析:该组材料反映了安史之乱后.北方战乱较多,北方人大量南迁,江南人口大量增加,由此促进了江南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10.答案:(1)汉代江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经济有了较大发展。
(2)导致这一变化的因素主要有:生产力水平提高,社会环境稳定,政治重心南移,自然条件较好等。
(3)我国历史上出现过三次人口南迁的移民潮:两晋之际,安史之乱后,两宋之际。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材料的背景,即注意《史记》《宋书》所反映的时代。
阅读思考视窗答案:北方人民的南迁,带去了较为充足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开发,同时改变着南方的风俗习惯。解析: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导致经济重心的南移,生活习俗同时也会发生变化和融合。
tag: 暂无联系方式 高一历史教案,高一历史教案大全,高中历史教案,免费教案 - 历史教案 - 高一历史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