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高二历史教案大全,高中历史教案,http://www.quxue6.com
走向民主性质,
梭伦于公元前509年当选为首席执政官时,由于当时贫富分化和社会严重对立,社会矛盾尖锐。因此梭伦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消除矛盾,稳定雅典的社会秩序。因此在改革中他主要扮演了“调停者”的角色。所以很多改革措施都带有折中的色彩,这使得他的改革不可避免的带有历史局限性。
梭伦以财产确立公民的等级身份,不同的等级享有不同的政治权利。这一制度虽意味着身为贵族如果财产少也享受不到过去那么多的政治权利了,但以财富来区分公民对国家安全所具备的责任和能力很明显是不公平的。在这种情况下,第一、第二富有等级才享有高级官吏的被选举资格,这就使得第一第二等级在国家政权中占据着绝对的优势,下层公民没有享有充分的参政议政的权利。
梭伦改革以后,氏族制度的残余仍得以存续,保留了贵族势力依旧存在的基础,贵族势力虽有所削弱但贵族凭血缘门第仍比平民享有 更多的政治权利。这就造成了名义平等下掩盖着的事实上的不平等。这种改革势必会造成两方面的结果。一方面贵族仍然有权有势,他们必然会对改革不满,必然会仇视改革、破坏改革;另一方面,下层平民参与国家政权进一步参政议政的愿望没有实现。也就是说梭伦的变革措施只是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期内缓和了社会矛盾但富者有势、贫者无权的状态依然存在,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三、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完善
1.克里斯梯尼改革
庇西特拉图死后,其子继为僭主,骄奢日甚,结果贵族引来斯巴达人,在公元前510年推翻了僭主统治。然而平民又起来反对贵族,赶走了斯巴达人。派系冲突又持续了两年,克里斯梯尼掌权。克里斯梯尼继续 推行改革,主要内容包括:1.以 10个新的地域部落代替旧的4个血缘部落。2.建立五百人会议,代替四百人会议,10 个部落中,每个部落任何等级的公民都可经抽签选出50人,并在1年内1/10的时间里,组成公民大会主席团,处理国家经常事务。团内50人通过抽签再选出1名执行主席(相当于国家元首)。3.设立十将军委员会, 每个部落各选1名,1年1任,委员会中以首席将军权力最大。4.制定陶片放逐法,对任何一个被认为对国家有危害的公民,给 予体面的流放。
克利斯梯尼的改革以新的地域组织,代替了原始的血缘组织。他的改革使雅典所有的公民都有机会参与国家最高级的政治事务,亚里士多德认为其改革“比梭伦宪法要民主得多”。
2.伯利克里改革
公元前461~429年,雅典民主制在伯利克里时代达到了全盛时期。伯利克里致力于完善民主政治,消减贵族会议和执政官的权力。这时,公民大会除了具有批准、否决贵族议事会提案的权利,又获得了立法权。建立了十将军委员会,将军们由公民大会选出,任期一年,并且可以无限期再度当选。将军们不单是军队的首脑,而且还是国家主要司法和行政官员。他们尽管行使巨大的权利,却不能成为僭主,因为他们的政策要受公民大会审核,而且在一年任期终了时会被轻易的解职,也会因渎职而受到指控。最后,在伯利克里时代,雅典司法系统日臻于完善,不仅有一个由执政官判决听取上诉的最高法庭,而且还建立了一批处理各种案件的民众法庭。每年年初,都要通过抽签在全国各地挑选出6000名公民,这些人以201~1001人规模不等组成陪审团,受理特别的案件。这些陪审团每一个都组成一个法庭,有权通过多数票来决定案件所涉及的每一个问题。尽管有一名执政官主持法庭,但他没有任何法官的特权。伯利克里的改革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完善,使雅典城邦民主政治最终确立。
(三)巩固小结:
1.雅典走向民主政治的历程
贵族与平民矛盾的激化
梭伦改革 走上民主轨道
克里斯提尼改革 民主体制确立
伯里克利改革 民主政治完善
2.雅典民主制的内容和特征:(1)雅典城邦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公民大会,公民大会的根本在于它体现了主权在民的原则,是雅典城邦民意普遍表达和集中的最高形式。(2)官吏产生的途径。公民从全体公民中选举官职,这种选举可通过抽签方式进行;任职资格没有财产的限制,一切职位个人不得连任,任期时间比较短。(3)监督官吏制度。陶片放逐法,是全 体雅典公民高级官吏进行控制和监督的最严重的手段。
(四)课堂练习:课后阅读与思考、解析与 探究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我测评
文 章www.quxue6.com
上一页 [1] [2] [3]
,走向民主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