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趣学网 - http://www.quxue6.com !

中小学教育试题课件下载管理培训文书写作酒店管理百科知识常识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趣学网中小学教育免费教案历史教案高二历史教案二、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导学案)

二、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导学案)

12-26 23:19:43   浏览次数:637  栏目:高二历史教案

标签:高二历史教案大全,高中历史教案,http://www.quxue6.com 二、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导学案),

伟大的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
                                   对内:开放——全方位的新格局
 
【基础知识】
一、工作重点的转移——十一届三中全会
1、 历史背景。
1)
2)
2、时间:
 3、主要内容:



4、意义:



二、 改革:从农村到城市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农村改革的必要性。
基本国情:
中国农业集体化以后,
(2)内容:

②)

(3)作用: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①标志:
②按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的原则,国营企业改变经营方式,进一步扩大生产经营自主权。
 
1)基本任务:
 2)中心环节:
三、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1、过程:

②1979年,
③1980年,
④1984年,
⑤1985年起,
⑦1990年,
 2、特点:
(一)基础自测训练
一、选择题
1.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的历史性事件是
A.中共八大     B.七届二中全会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十一届三中全会
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率先试行联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是(    )
A.江苏、山东      B.安徽、四川  C.安徽、福建      D.广东、四川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A.是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重大变革B.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最高形式
C.是长期农村革命经验的总结D.适应了中国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4.首批四个经济特区的设立是在(    )
A.1979年   B.1980年   C.1984年    D.1988年
5.到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的前后顺序是(  )
①沿海开放城市  ②经济特区  ③沿海经济开放区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②③①    D.③②①
二、材料解析题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社会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相适应的生产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
----引自十一届三中全会
材料二  邓小评说:“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家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
请回答:
(1)依据材料分析中共中央作出了什么重大决策?目的是什么?
(2)结合你所观察到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社会变化,说明这一决策的正确性。

三、问答题
7.中国的改革首先是从哪里起步的?它的表现形式是什么?有什么样的作用?
 (二)综合创新运用
一、选择题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历史转折,其根本之处在于
A.重新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B.果断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
C.解决党政企不分、以党代政、以政代企等长期存在的问题D.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
2.1985年邓小平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其本质含义是(    )
A.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B.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改变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D.改革不适应经济发展的管理体制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后,安徽凤阳的粮食产量三年跨了三大步,这从根本上表明(    )
A.这种责任制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唯一途径B.这种责任制符合现代化农业的要求
C.这种责任制与当时生产力发展的状况相适应D.调动农民积极性就没有实现不了的计划和设想
4.1953年开始的我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都是(    )
A.为了调整生产关系以发展生产力B.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C.性质相反的两种经济政策D.为纠正经济建设中“左”的错误
5.我国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所属的省份是(    )
①广东   ②江苏   ③福建   ④浙江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二、材料解析题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春天的故事》歌词中写到:“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材料二  1984年邓小平在《办好经济特区,增加对外开放城市》中说:“我们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开放政策,有个指导思想要明确,就是不是收,而是放。”
请回答:
(1)“画了一个圈”指建立了四个经济特区,这四个经济特区是─────── 、  ─────── 、  ─────── 、   ───────── ,1988年又把───────── 省作为经济特区。
(2)从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考虑,我国设立经济特区的因素是什么?
(3)1984年邓小平讲话后,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快,到20世纪80年代末初步形成了对外开放格局。简述这一格局形成的过程。
三、问答题
7.简述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工作重心三次转移的内容。

课前诊断
CDBAB    CCDAD   BBACA
基础自测训练
(一)1.D   2.B    3.D    4.B    5.B
6.(1)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从身边的变化回答即可。)
7.首先从农村起步。表现形式是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开始的。
作用:是农村经济体制的一次重大变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二、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导学案)
《二、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导学案)》相关文章

tag: 历史性   高二历史教案,高二历史教案大全,高中历史教案,免费教案 - 历史教案 - 高二历史教案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
评价:
用户名:
相关分类
高二历史教案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