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趣学网 - http://www.quxue6.com !

中小学教育试题课件下载管理培训文书写作酒店管理百科知识常识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趣学网中小学教育免费教案历史教案高三历史教案2017届高三历史国共的十年对峙

2017届高三历史国共的十年对峙

12-26 23:19:43   浏览次数:589  栏目:高三历史教案

标签:高三历史教案大全,高中历史教案,http://www.quxue6.com 2017届高三历史国共的十年对峙,
文章
www.quxue6.com

一、教学内容:
 复习中国近现代史第五单元   国共的十年对峙(1)
二、教学目的:
了解本节知识要点,掌握初步分析问题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
三大起义、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形成
四、主要教法:讨论,概述,提问
五、教学过程
阶段特征:国共两党由对峙走向合作(1927--1937)
①概括:国共政权对峙
1927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
1931年11月,中共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代表广大工农利益。
对国共十年对峙的正确理解
①各有相当的武装力量和实际控制区域
②虽经不断斗争,各有胜负,但并不能消灭对方。
③国共双方代表中国两大政治势力,不仅指两政权。
④对峙状态历经十年之后,因民族矛盾的上升而共赴国难,联合抗日。
②中国式的革命道路创立
③“围剿”与“反围剿”
1930年~1934年蒋介石对农村革命根据地进行五次“围剿”;后令东北军、西北军围剿西北红军。
中共开展反围剿斗争,长征胜利宣告了国民政府军事“围剿”破产
④中日民族矛盾与国内阶级矛盾交织
1927年~1935年,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阶级矛盾。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
1935年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国共对峙时期的社会矛盾
①国共为代表的阶级矛盾
②阶级或集团的内部矛盾
中共内部先后有左倾和右倾矛盾;       
国民党内部争权夺势和抗日态度上的矛盾;
新军阀和旧军阀的矛盾;                        
帝国主义在侵华权益上的矛盾。
③中日民族矛盾
第一讲   “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中国红色政权的建立)
一、实践
(一)武装斗争
三大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为中国革命创建人民军队,从城市转入农村揭开了序幕,(三次武装起义的背景、时间领导人、斗争过程、特点及其共同点)—投影表格完成
名称 时间 领导人 主要经过及特点 意义
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    
广州起义    
“八七会议”确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和开展土地革命的总方针。(时间、地点、内容、意义)
(二)革命根据地建立与建设
1、 建立:①井冈山根据地建立(会师)   
 ②根据地广泛建立
2、建设:
①政权建设: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背景、目的、性质、结果)
②经济建设(目的、措施、作用)
党在根据地经济建设中坚持把农业生产放在第一位。
3、巩固:取得四次反围剿斗争的胜利
4、失利: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原因)
(三)土地革命(1927年10月--1937年7月)
1、 地点:井冈山和各革命根据地
2、内容  
3、路线      
4、意义
二、理论
(一)背景
(二)内容:
1、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1)原因
①由中国社会性质决定
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外无独立,受帝国主义压迫,内无民主,受封建主义压迫,因此无议会可用,无组织罢工等合法性权力,因此必须以武装斗争反对反革命。
②中国革命性质决定
中国是落后的农业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80%,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而土地革命又是民主革命基本内容。
③敌我力量对比和敌人统治特点决定的。
(2)可能性(即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①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政治——反革命统治力量在全国不平衡。
经济——中国不是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而是微弱的资本主义经济和严重的半封建经济同时存在。
②有良好的群众基础
③全国革命形势继续向前发展
④有相当力量的红军存在(必要条件或中心支柱)
⑤共产党组织有力和政策正确
2、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三者紧密结合起来
(三)意义
①奠定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的理论基础
②是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的光辉典范
③发展了马列主义关于武装夺权学说。
【典型例题】
●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的思想是什么?与列宁相比,有何区别?说明了什么?
①毛泽东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终夺取革命胜利的道路。并据此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②列宁将马克思主义应用于俄国革命,创立了列宁主义,即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可能在一国取得胜利的理论”和“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思想。革命道路先夺取中心城市,然后把革命势力推向全国。
③区别:革命道路
④说明:无产阶级领袖都不是墨守成规的教条主义者,而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同当前面临的具体情况相结合,走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

文章
www.quxue6.com,2017届高三历史国共的十年对峙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
评价:
用户名:
相关分类
高三历史教案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