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趣学网 - http://www.quxue6.com !

中小学教育试题课件下载管理培训文书写作酒店管理百科知识常识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趣学网中小学教育免费教案历史教案高三历史教案第五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及对外关系

第五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及对外关系

12-26 23:19:43   浏览次数:242  栏目:高三历史教案

标签:高三历史教案大全,高中历史教案,http://www.quxue6.com 第五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及对外关系,
【知识梳理】
一、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一)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1、新中国成立
⑴、筹备会议------政协第一次会议:①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讨论建立新中国的有关事宜。②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③标志着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形成
⑵、新中国成立意义: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⑴确立: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初步创建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⑵指导思想:“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⑶主要形式:政治协商(政治协商会议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基本组织)
⑷意义:调动了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热情,开创了群策群力、共同建设国家的新局面。
⑸曲折: 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干扰了政协工作的正常开展;
         “文革”期间,政协制度遭到破坏。
⑹发展:1982年,中共提出了各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人民政协迎来新的春天。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
1、第一部宪法的颁布-----1954年宪法
⑴、主要内容:确立了我国的政治制度,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
⑵、意义: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⑴确立:1954年宪法,正式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⑵意义:奠定了新中国的各项政治建设的基础,规范了政府与人民的服务于被服务的关系,昭示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⑶曲折: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人大制度建设趋于停顿。文革”期间,人大制度遭到破坏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意义:促进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以及地区经济的发展。
2、中国民主政治的三大特色:(1)人民代表大会制(2)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二、民主政合资建设的曲折发展
“文革”期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各党派政治协商制度遭到破坏。法律形同虚设。
三、民主法制建设的健全和完善
1、平反“文革”前后的冤假错案,是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首要环节。
2、党和政府还进行了政治体制改革,改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基层政权和基层民主建设。
3、法制建设的步伐大大加快:修订宪法和颁布多部重要法律,逐步形成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复议法》这两部法律规范了政府行为,使民告官有了法律保证;1999年“依法治国”被正式写进了宪法,中国进入建设法治化社会的新时期。
4、加强基层民主选举。基层民主选举是我国落实宪法赋予人民的权利、进行民主建设、保障人民用投票表决的方式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举措,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基础的一环。
【要点透析】
1.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比较
(1)两者的联系:
两者都要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2)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协的不同之处
①性质不同。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不是我国的国家机构。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在我国国家机构体系中处于首要地位。
②职能不同。人民政协的职能主要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有权决定国家和地方的重大事务,而人民政协则是对上述问题进行协商。
③监督权不同。人大监督是运用国家权力实行的监督,是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具有法律约束力。而政协监督不具有国家权力的性质,不具有法律约束力,是一种民主监督。
④产生与组成方式不同。人大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政协委员由各方协 商产生。
2.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制度的比较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制度都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从形式看有某些相似之处,都是由定期选举产生的代表或议员组成,都是属于一种间接民主,即代议民主。但是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1)二者的经济基础不同。前者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之上的,为维护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后者则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之上的,是维护资产阶级私有财产的工具。
(2)行使权力的主体不同。人民代表代表人民利益,受人民监督,对人民负责,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主体是人民。西方议会制是协调资产阶级内部利益关系的场所。议员虽也由选举产生,但议员不对选民负责,不受选民监督,选民无权撤换议员,议员都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
(3)二者的权力和活动原则不同。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实行民主集中原则,是立法机关,同时又有权组织行政、审判、检察机关,这些机关受它监督,对它负责。人民代表大会除了受人民监督,对人民负责外,不受任何国家机关的制约。所以,人民代表大会处于全权性的地位,集中统一行使国家权力。西方议会制一般是按照三权分立的原则组织起来的。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互相制约,彼此平衡,以便协调和平衡资产阶级内部各集团的利益,维护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的原因,特点,作用有哪些?
(1)原因:
①中国在历史上长期就是一个集中统一的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中国的国情和历史传统。
②长期以来中国的民族分布以大杂居、小聚居为主。少数民族人口虽然少,但分布区域很广,超过中国陆地面积的一半以上。长期的经济文化联系,形成了各民族只适宜于合作互助,而不适宜于分离的民族关系。
③近代以来,中国各民族在反帝反封建、为争取民族的解放斗争中,建立了休戚与共的亲密关系和政治认同感。这就为建立一个统一的新中国,并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和社会基础。
(2)特点:
①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各自治区都是中央政府领导下的一级地方机构,都必须服从中央集中统一的领导,但上级国家机关在制定各项政策和计划,进行国家经济和文化建设时,必须充分考虑各民族地区的具体情况和需要;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第五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及对外关系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
评价:
用户名:
相关分类
高三历史教案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