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趣学网 - http://www.quxue6.com !

中小学教育试题课件下载管理培训文书写作酒店管理百科知识常识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趣学网中小学教育免费教案历史教案高三历史教案2017一轮简约版教案: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2017一轮简约版教案: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2-26 23:19:12   浏览次数:417  栏目:高三历史教案

标签:高三历史教案大全,高中历史教案,http://www.quxue6.com 2017一轮简约版教案: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内容标准

教 学 要 求

教   学   建   议 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1.了解戊戌变法前民族危机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和早期维新思想产生的史实。 2. 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3.知道“公车上书”。 1. 帮助学生梳理戊戌变法产生的背景,以培养学生较宏观的横向的历史思维。 2. 基于对戊戌变法的社会背景的了解,引导学生把握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成为新的政治力量。 3.有关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应该基于具体的历史情境的史实分析之上,避免单纯的说教。 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 1. 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特点。 2.简述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3. 分析百日维新的特点。 4.认同变法图强、文明进化的价值观。。 1.帮助学生整理出戊戌变法的基本线索,即:第一阶段——宣传维新思潮,第二阶段——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第三阶段——百日维新。 2.摘引康有为、梁启超和严复等人的著作或文章,基于史料的阅读,鼓励学生概括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及其特点。 3.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等方面,列表整理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4.帮助学生从百日维新的内容与维新派的主张的比较以及百日维新的结果等方面去分析百日维新的特点。 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1. 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 2. 知道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3.认识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3.培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1.引导学生从社会背景、领导力量、政策措施和国际环境等方面,比较日本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认识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2. 从政治改革、救亡图存、思想解放等角度,认识戊戌变法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3.适当联系必修Ⅰ、Ⅲ中 “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历程”的知识,大体勾勒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再指导学生结合戊戌变法失败来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史论共享】 1.康、梁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及其特点: 康有为一方面借用孔子的权威来宣传自己的变法主张,另一方面又从传统的儒家思想中,为变法寻找理论依据,并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和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来宣传变法思想。梁启超明确提出了民权思想,动摇了君主专制的神圣性和永恒性。严复借用西方进化论思想来阐述维新变法,为维新变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百日维新的主要特点: 百日维新是戊戌变法运动的高潮,其政令基本上反映了维新派的愿望和要求,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并给民族资产阶级提供了参加政治的可能性。百日维新显示了光绪帝和维新派除旧布新的决心,损害了顽固守旧势力的利益,但又没有触动封建统治的基础,改革是不彻底的。 3.戊戌变法在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意义: 戊戌变法是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维新派揭露帝国主义企图瓜分中国的阴谋,唤起了人们的近代民族意识,促成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它是一场政治改革运动,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维新派努力追求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传播西方的社会政治学说和科学文化,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它也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通过维新派的宣传,维新思想得以广泛传播,国人的心态也随之改变,学习西学成为一种社会时尚,“变革”也成为不可遏制的思想潮流。 文 章来 源

上一页  [1] [2] [3] [4] 

,2017一轮简约版教案: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
评价:
用户名:
相关分类
高三历史教案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