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23:19:43 浏览次数:590次 栏目: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师:你的办法真不错!
(点评:学生初次练习的时候,难免会碰到困难,教师通过将有困难学生的作品展示给全体学生看,以便其他学生了解他遇到的困难,并能让其他同学想办法帮他来解决问题,这样做既锻炼了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增进了同学间的友谊,提高和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真是一举两得呀!)
师:同学们在变月亮的过程中还有什么新发现,或者说有什么新想法吗?
生:(思考)
生:还可以把气球变成别的东西吗?
师:那你想把气球变成什么呢?
生:我想把气球变成太阳。
师:那你到我这儿来试试看,好吗?
(将学生试的过程通过电子教室广播给全体学生观看,该学生把气球变成圆形后,再用水彩笔在太阳的四周加上红色的光芒,还在太阳的下面画了两团红色的云彩。)
师:你做得真棒!
师:这位同学还能想到把气球变形后,再用我们前面学的工具在气球上添一添,画一画,就把气球变成了另外的图形了。真聪明!
师:用他这种方法,我们就可以变出更多更好的东西了。你们还想把气球变成什么?
生:我想变一个皮球。
生:我想变出一个小乌龟。
生:我想把两个气球靠拢,再加上鸡冠和尖嘴,就可以变成一只小鸡。
生:我想变一个苹果。
(点评:指导学生成功地把气球变成月亮后,大多数学生已经掌握了滤镜工具的使用方法。但是,这还不够,我们引导学生学习这些工具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运用于生活实践中。此处设计的让学生把气球变形后再添一添、画一画的方式,很好地培养学生大胆尝试、积极创作的意识,为学生的创作体验提供了条件。)
师:同学们说了这么多,还不知道你们这些魔术师是不是真的能变出来呢?
生:能。
师:那好,就请每个小魔术师变出一个出来让大家瞧瞧!好好做哟,过一会老师还要将每个魔术师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一看,评一评呢,看哪些小魔术师变的东西最棒。
(学生创作练习,教师进行个别辅导)
师:(将全体学生的计算机黑屏)时间到了,哪些魔术师愿意展示自己的作品?
师:哇,同学们都想展示自己的作品,那我们就按顺序来一一展示,注意要仔细看:什么作品给你的印象最深刻?你认为他的作品好在哪里?还有什么地方需要改进?
(教师通过电子教室广播展示学生作品)
师:看了所有的作品,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我觉得×××同学变的小鸡给我的印象最深刻,这只小鸡很可爱,就是嘴巴太大了,不是尖尖的。
生:我觉得那只绿色的小乌龟给我的印象最深刻,变得很像,只是我不知道是谁变的。
师:请小作者站起来,让我们看看是哪个小魔术师表现得这么出色。
师:听了别人对你的作品的评价,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我很高兴。
(点评:展示、评价作品这些环节,不仅让更多的孩子有成就感,而且欣赏了许多优秀作品,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还可以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取长补短。)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使用滤镜,同学们还能用它变出了各种各样的小东西,你们还有什么话想说给大家听呢?
生:我觉得滤镜太神奇了。
生:我学会了用滤镜变月亮和太阳。
生:我想要是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这样的滤镜就好了,那我们也可以像魔术师一样变出许多东西了。
师:其实,只要我们在生活中善于观察、运用各种工具,也能像魔术师一样把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更快乐。
评析: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更要将它创造性地运用于生活实践当中。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不仅注重了学生的动手操作实践能力,还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了创新能力,让学生想学、好学、乐学。总的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
培养和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是唤起学生实践意识的起点,也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在本课开始通过学生喜爱的魔术引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并使他们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2.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
新课程改革中提倡要解放学生的双手,充分让学生动手操作,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积极动脑,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获得规律性知识。信息技术课教学的自身特点就更离不开动手实践,学生只有在动手实践中才能掌握所学知识、提高操作技能,进行创新。我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了多给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让他们自己动手去掌握操作技能,理解理论知识,并运用知识去不断解决新的问题。如教师通过把气球变成月亮的练习,让学生主动地学习使用滤镜工具,培养了学生的操作技能。
,认识滤镜工具;tag: 暂无联系方式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小学信息技术教案大全,免费教案 - 信息技术教案 -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