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23:27:47 浏览次数:104次 栏目:初二生物
主题一:科学探究
1。凡是有生命的物体叫做生物,选择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生物,就要看它有没有生命。有没有生命表现在是否具有应激性、能生长和繁殖、能进行新陈代谢等生物主要特征。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特征。 2。在科学探究中,假设哪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有影响,该条件就是所要确定的变量,如假设光是叶绿素形成的条件,那么光就是探究叶绿素形成的变量。假设了几个条件,那么就要确定几个变量,对于每一个变量,都要设置对照实验,如假设了种子萌发的外部因素有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那么水分、空气和温度就是本实验的变量,并要分别设置对照实验,而在每一组对照实验中,变量只能有一个。实验结论是对所作出假设进行肯定或否定,当结论与假设不一致时,不能修改结论。
主题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一。显微镜部分
1。结合第一册课本显微镜图示说出其各部分名称。 2。对光时,是用左眼注视目镜;转动粗准焦螺旋时,双眼应在侧面看着物镜;要使模糊的物像看得更清晰时,应微调细准焦螺旋。 3。显微镜视野内看到的是倒像,如玻片向左移,所看到的物像则向右移。例1:如果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偏左上方,你要让它移到视野中央(等于要让物像往右下方移动),你移动玻片的方向还是左上方。例2:p字在视野中看到的应是d字;视野中看到的如果是“上”字,则玻片上写的应是“ ”字。 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但细胞的体积越大;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但细胞的体积越小。 5。临时装片制作步骤是:一擦二滴三取四浸五盖六染七吸。盖上盖玻片时,其一端先接触载玻片的水滴,再慢慢盖上,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产生过多的气泡。
二。细胞部分
1。除病毒外,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即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2。动物、人的细胞和植物细胞都有的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但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这是人和动物细胞所没有的。植物细胞的细胞质中还有叶绿体和液泡,这也是动物和人的细胞中所没有的。动物、人、植物的细胞的细胞质中都有线粒体。 3。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是非细胞生物;细菌的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4。细胞各部分的功能是:细胞壁起支持和保护作用;细胞膜起保护作用和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细胞质中的叶绿体内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贮藏能量、而线粒体又能通过呼吸作用分解光合作用所制造的有机物同时释放贮藏在有机物中的能量供细胞利用;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内有遗传物质。 5。细胞分裂时,先是细胞核分裂成两个(核中的染色体数量在分裂前倍增,分裂时平均分到两个新细胞中,使分裂前后的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再是细胞质分成两份,然后在中央产生新的细胞膜,若是植物细胞,最后还要产生新的细胞壁,细胞分裂的结果是使细胞数目增加。所以,对于单细胞生物来说,分裂的意义在于进行繁殖;而对多细胞生物来说,分裂可以使生物体细胞数目增加,衰老细胞得到更新,并与新个体的繁殖也有关。 6。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组织,也就是说,组织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7。人体和动物体有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等四种基本组织(《指南》第六页)。血液属于组织,是一种结缔组织。 植物体则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多种组织(《指南》第六页)。根尖的分生区、茎的形成层是分生组织;叶的上下表皮和果皮是保护组织;果肉是营养组织;导管、筛管是输导组织。 8。植物体的细胞分化形成组织,由不同的组织联合起来构成器官,器官共有两类六种,一类是营养器官,包括根、茎、叶,另一类是生殖器官,包括花、果实、种子,这六种器官就构成植物体。 人和动物体的细胞分化形成组织,由不同的组织联合起来构成器官,但器官还要形成各种系统,再由系统构成人体和动物体。人体的一块肌肉是器官,一根骨也是器官。 9。生物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排列顺序是:构成生物的分子——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体——种群——群落——生物圈(生态系统)。
主题三:生物与环境
一。生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的关系
1。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形态、生理、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它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有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生物彼此之间的关系,又可分为同种生物和不同种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同种生物可以是种内互助或争斗,但争斗时往往并不导致死亡。不同种生物之间也可以进行种间互助,也可以形成捕食和被捕食的关系。 2。生物能够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生物适应环境是生物进化的结果,按达尔文的进化观点,就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二。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是由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与生物共同组成的。单一的生物不能称生态系统,如一片树林中的所有生物就不能称是一个生态系统,还应包括这些生物生活需要的光、水、空气等非生物的成分才可以。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又可以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指植物,它的作用是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所有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来源,并能稳定大气成分;消费者主要是指动物,动物可以帮助植物传粉,病毒属于消费者,人也属于消费者;分解者是指腐生细菌和真菌等腐生微生物,蚯蚓也是分解者,它们的作用是分解有机物成无机物,供绿色植物再利用。 3。生态系统的结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它们是生物之间由于捕食关系而形成的,食物链和食物网也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食物链的起点是从植物开始,画食物链时应注意箭头方向。 4。生态系统的功能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的特点是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形成能量金字塔;所以,在一条食物链中,植物的数量和能量最多,然后是一级消费者、二级消费者……,但有毒物质由于不容易分解,所以是最高层级的消费者体内累积最多。物质循环是指物质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往返循环。 5。生态系统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是由于它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限度的,一旦外来干扰因素超过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限度时,就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平衡);外来干扰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但更主要的是人为因素,所以,人们必须尊重生态系统的客观规律,按照生态系统的客观规律来办事,否则,就会破坏生态平衡。
,初二生物复习主题tag: 主题 初二生物,初二生物学习方法介绍,初二学习计划,初中教育 - 初二学习 - 初二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