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23:18:37 浏览次数:968次 栏目:高二语文
注:①廛:chán,古制百亩。②县:xuán。③特:小兽。④漘:chún,河坝。⑤囷:qūn,粮食囤。
11.《伐檀》中的“伐檀者”是什么人?(提示:要分别符合甲、乙文意。)
答案:甲:不得进仕的君子;乙:自食其力的隐士。
12.对“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应该怎样理解?
答案:连用两个反问句,语气强烈,充分表达了奴隶们对奴隶主不劳而获的行为的极大愤慨。同时“不稼不穑”与“取禾三百廛”、“不狩不猎”与“庭有县貆”形成鲜明对比,劳动者的辛勤劳动与奴隶主的不劳而获形成强烈反差。
13.甲、乙两文的分析均有错误。请指出其错误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加以分析。
相同点:它们都抹杀了____________的对立。
不同点:甲文把这种对立曲解为____________的矛盾。
乙文把《伐檀》曲解为对____________的赞歌。
答案:奴隶与奴隶主 统治阶级内部 隐士
这首诗是古代奴隶们创作的诗歌。表现了伐檀者的艰辛。通过奴隶们对奴隶主贵族不劳而获的责问和讽刺,表现了被剥削的奴隶们内心的愤恨不平。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奴隶制社会尖锐的阶级对立情况,反映了奴隶们的痛苦生活和思想感情。
14.对“彼君子兮,不素餐兮”甲、乙文是怎样理解的?选出正确的一项。
A.讽刺伐檀者在位食禄是吃白饭。 B.赞美不得进仕的贤君子不吃白饭。
C.讽刺不劳而获的奴隶主吃白饭。 D.赞美自食其力的隐士不吃白饭。
E.讽刺在位贪鄙者吃白饭。 F.赞美伐檀的奴隶们不吃白饭。
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BD
(二)阅读《诗经》中的一首诗,完成15—17题。
桃 夭①
桃之夭夭②,灼灼其华。之子于归③,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④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①出自《诗经?国风?周南》。②夭夭:茂盛而美丽的样子。③于归:指姑娘出嫁。④蕡:fén,果实累累的样子。
15.诗中运用了“赋、比、兴”中的哪种艺术手法?
答案:兴。
16.哪个成语出自此诗?试作说明。
答案:逃之夭夭,将“桃”谐音为“逃”,“夭夭”已无此意。
17.写出出自《诗经》的一些成语(不少于三个)。
答案:逃之夭夭、一日三秋、辗转反侧、信誓旦旦等。
,高二语文诗经三首达标测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