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趣学网 - http://www.quxue6.com !

中小学教育试题课件下载管理培训文书写作酒店管理百科知识常识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趣学网中小学教育高中学习高考复习高考历史复习资料高考必考历史知识点:中国古代对外关系

高考必考历史知识点:中国古代对外关系

12-26 23:27:47   浏览次数:553  栏目: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标签:高考历史复习资料大全,高考历史基础知识,http://www.quxue6.com 高考必考历史知识点:中国古代对外关系,
一、专题知识归纳     1、中国古代与各国之间的友好交往     ★与东亚的关系     (1)与日本的关系     秦汉:①徐福东渡的故事;②汉武帝时,日本有30多个小国通过朝鲜半岛“使译通于汉”;③东汉光武帝,汉委奴国王金印;④中国的铁器、铜器、丝帛传人日本。     隋唐:①从贞观年间开始,日本十多次派出遣唐使;②贸易往来频繁;③突出人物:鉴真和吉备真备;④日本制度文化深受唐朝影响(大化改新以唐制为蓝本;都城的建造完全仿照长安的样式)。⑤日本出土大量的唐币开元通宝。     辽宋金元:都与日本有频繁的贸易往来。     明清:①东南沿海倭患严重;②明政府罢市舶,导致奸商与倭寇勾结,形成倭患;③戚继光抗倭,1565年肃清倭患;④清朝实行闭关政策。     (2)与朝鲜的关系     秦汉:①秦汉之际,燕、齐、赵人为避战乱,数万人迁居朝鲜;②三韩多次派人赴汉,先后会见汉武帝光武帝;③辰韩引进中国先进文化,被称为秦韩;④双方保持频繁的贸易往来:朝鲜檀弓、果下马等输入中国;中国的铜镜、漆器、铁制工具等输出到朝鲜。     隋唐:①往来:唐朝的留学生中,新罗最多,最著名的是崔致远。长安等地设有“新罗坊”、“新罗馆”接待新罗商旅。②新罗立国,参用唐朝制度,设立国学,教授儒学;新罗文化带有浓重的中华文化色彩。     (3)中华文化圈:中华文化圈以中国为中心,包括周边国家日本、朝鲜、越南等,初步形成于汉朝,隋唐时期最终完成。其特点是以汉唐文化为源流向周边传播。周边国家文化以汉唐文化为模本,深深打上中华文化的烙印。     ★与东南亚、印度半岛的关系     (1)与印度半岛的关系     汉朝:开辟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通过丝绸之路,进行频繁经济文化交流。中国的铁器、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以及铸铁术、井渠法、造纸法等西传,印度佛教也通过丝绸之路传人中国。     隋唐:①互派使节。②以佛教为纽带,天竺遣使唐朝送来郁金香、菩提树。佛教艺术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中国创立十进位记数法传到天竺。③玄奘、义净到天竺研究佛学。     (2)华侨开发南洋     南洋:泛指东南亚地区。     过程:从唐朝开始,东南沿海一带有很多人到南洋诸岛谋生。郑和下西洋后,更多的中国人迁徙到南洋定居,成为华侨。     作用:带去先进工具和技术,对南洋开发作出重大贡献     ★与中亚、西亚的关系     汉朝:通过丝绸之路,中国与中亚、西亚进行了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国铁器、丝绸以及养蚕缫丝技术、铸铁术、井渠法、造纸术先后西传。     隋唐:对外交往密切。隋朝和波斯互遣使节,唐朝时波斯人在中国开设波斯店。唐高宗时,大食与中国通使,持续了一个半世纪。中国造纸术在唐朝时传到大食。     元朝:大量波斯人、阿拉伯人迁入中国,和汉、蒙、畏兀儿等民族长期杂居通婚,形成新的民族回族。     ★与欧洲、非洲各地的关系     (1)陆上丝绸之路     开辟条件:①张骞通西域,为丝绸之路开辟奠定基础;②西域都护设立,有效地保护了商旅往来;③甘英出使大秦,进一步了解西行路线;④汉朝经济文化繁荣、国力强盛,促进了丝绸之路的开辟。     路线:长安、河西走廊、敦煌、疏勒、大宛、安息、大秦。     意义: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2)海上丝绸之路     开辟:汉武帝以后。     路线:广东沿海港口(广州等)、印度支那半岛、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沿岸、印度半岛南端。     意义:加强了同东南亚、南亚各国的联系,从水路沟通了东西外交圈之问的联系。     (3)郑和下西洋     ①目的: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诸国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寻找建文帝。②条件:国力强大,造船业发达,天文地理知识进步,罗盘针使用等。③过程:1405年至1433年,先后7次,访问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④路线:沿海上丝绸之路,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⑤特点:规模大,历时长。次数多,航程远,抵达国家地区多。⑥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主动外交,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是世界航海事业的先驱。增进了中外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⑦局限性:目的不是发展海外贸易,没有推动海外贸易新时代的到来。它采取的不计经济效益的政策,给明朝造成巨大负担,没有生命力。随着国力衰退,航海壮举便悄然结束。     (4)与欧洲的关系     东汉:甘英出使大秦,行至波斯湾。166年大秦安敦王朝派使者来到东汉。这是中欧直接往来的最早记录。     唐朝:和东罗马有使者往还,东罗马的医术、杂技传人中国;唐朝的丝绸、瓷器大量运往欧洲。     元朝: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中国,畏兀儿族人列班•扫马前往西亚、欧洲,成为我国第一位访问欧洲各国的旅行家。     明清:1553年,葡萄牙租占澳门。明朝中后期荷兰殖民者占据台湾;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85年和1686年雅克萨反击战;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西学东渐,16世纪后期,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到中国。传教士来华,把西方的天文、数学、地理、绘画、音乐等方面著作介绍给中国,又把中国的儒学和道学介绍给西方,为中西文化交流作出突出贡献。徐光启等与传教士合译西方科技著作,为中国科技注入新的生机。     2、中国古代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Ⅰ经济交流     ⑴两汉:①张骞通西域后,中国的丝绸、冶铸、水利技术都远播中亚、罗马和欧洲地区。②东汉时期,我国的铸铜和制漆工艺传到朝鲜,朝鲜的果下马、檀弓等特产也运到中国,中国的铸铜和制铁技术这时也传到日本。     ⑵唐朝:①中朝贸易往来频繁。②中亚、波斯的商人把胡椒、波斯枣、药品、香料、珠宝等输入中国;中国的丝绸、瓷器、纸张灯也运往波斯,并从那里行销欧洲。③大食商人也到中国行上年;中国的造纸、纺织技术传到大食,再传到欧洲和非洲。     ⑶两宋:我国对外贸易东达朝鲜、日本,西至非洲的一些国家。     ⑷元朝:大都是闻名世界的大都市,泉州是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     ⑸明朝:郑和下西洋,中国的丝绸和瓷器受到各国欢迎,郑和从西洋购得珠宝、香料、药材等土特产。     Ⅱ文化交流     ⑴中国文化的外传:     ①科学技术:a.唐朝时造纸术传到朝鲜、日本、印度、阿拉伯、北非和欧洲,促进了人类文化的发展。b.宋朝时,印刷术东传朝鲜、日本、印度、阿拉伯、北非和欧洲,促进了文化的传播。c.指南针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为欧洲航海家发现美洲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的条件。d.元朝时,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到欧洲。e.唐朝时建筑技术传到日本;数学专著《缀术》传入朝鲜和日本,成为学校教材。f.明清之际,总结性的科技著作《本草纲目》、《天工开物》被译成多种文字流传海外。     ②生产技术:a.两汉时,冶铸技术东传朝鲜、日本,息产中亚、欧洲。制漆工艺传到朝鲜。水利技术远播中亚和欧洲。b.唐朝时纺织技术传入朝鲜、阿拉伯。明朝时,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知识传入南洋各地。     ③文学、艺术、体育:a.屈原的诗歌被译成多种文字流传,唐诗传入朝鲜、日本。b.马球、足球、围棋等活动在唐朝传入日本。     ④文字:a.汉时,许多朝鲜人使用汉字。b.唐朝时,日本参照汉字草书和楷书的偏旁,创制了日本文字。     ⑤思想:中国的儒家经典、汉代佛教传到日本。     ⑵外国文化传入中国     ①农作物品种:a.宋朝时,占城稻由越南传入中国南方。b.明朝后期,原产美洲的甘薯、玉米、马铃薯和烟草等传入中国。     ②生产技术:a.唐朝时从印度传入熬糖法。b.明朝引进了欧洲的水利方法,记载于《农政全书》。     ③科技:a.唐朝时,印度的天文、医学、历法知识传入中国。b.明朝时,利玛窦带来西方的科技著作。     ④艺术:唐朝时朝鲜的高丽乐、中亚的舞蹈、印度的绘画、雕塑、音乐、舞蹈艺术传入中国。     ⑤宗教:a.佛教于西汉末年传入中国中原地区。唐朝僧人玄奘西游古印度,带回佛经600部,译出1300多卷,成为研究古印度的珍贵史料。b.伊斯兰教在唐朝时由阿拉伯人传入中国,在各地建立起一批清真寺。c.景教——基督教在唐朝时从西亚传入中国。明朝后期,更多的传教士来华。d.祆教、摩尼教在隋唐时也由西亚传入中国。     3、中国古代的对外贸易商路     ⑴秦汉:以陆路为主。当时中国的丝绸等物品主要通过丝绸之路运到西欧各国。与此同时,海上丝绸之路也已开辟。     ⑵隋唐:分海、陆两路。海路从广州出发,经马来半岛、印度可到波斯湾,唐政府在广州设置市舶使管理对外贸易。从登州、扬州出发可到朝鲜、日本。     ⑶两宋:陆地丝路中断,夏、辽政府将岁币经内蒙西运,出现了又一条北方丝路。特别是南宋造船业发达,促进了海外贸易,中国的丝绸、瓷器大量输出日本、朝鲜和非洲的一些国家,换回外洋货物。     ⑷元明清:元朝水陆两条丝路并进。明朝初期海运船队远达东非和红海,中西贸易兴旺一时。清朝康熙以后,闭关锁国,只准广州一地接待外商,海上丝路不畅。     4、古代促进中外友好交往的代表人物     张骞:通西域后开通丝绸之路,开辟了中西交通新纪元。从此中国文明不断传到西方。     甘英:97年受班超之派出使大秦未成功,但到达西亚波斯湾。     安敦:166年派使臣从海道来中国 这是中欧友好往来的最早记录。     鉴真:唐朝高僧,六次东渡日本最终成功,在日本居留十年,传播唐文化。     吉备真备:     玄奘:唐朝高僧,唐太宗时期取天竺研究佛经,促进中印非文化交流。     马可•波罗:意大利人,元世祖时来华,居住十几年,并流传有《马可•波罗游记》。     列班•扫马:畏兀儿族人,前往西亚和欧洲,成为我国第一位访问欧走各国的旅行家。     郑和:1405—1433年七下西洋。     利玛窦:欧洲传教士,明朝时来华,带来欧洲的科技著作。     二、重点问题     1、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开始的根本原因和主要目的     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力发展进入铁器时代后,中国才有同外界交往的可能,开先河的是秦汉王朝。     主要目的:①传播中国文化,宣扬中国声威,扩大在海外的影响,树立大国的形象。②发展贸易,丰富自己的经济生活,经济互补互利。③学习外国文化,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促进社会进步。     作为封建王朝,开展对外交往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封建统治。但我国古代kai展对外关系与近代西方殖民者以商业为目的、抢占殖民地和商品市场是有根本区别的。     2、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发展的条件和途径     条件:①国家统一,政治稳定;②国力强盛,经济繁荣;③对外交通发达;④开明的外交政策;⑤科技发展;⑥杰出人物的作用。     途径:一是通过官方和民间的贸易途径,对外贸易往往伴随着文化交流。二是官方派遣使节和留学生。三是宗教传播,如佛教徒鉴真、玄奘,意大利教士利玛窦等。四是战争。如成吉思汗的西征。     3、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特点     ⑴由开放走向闭关:中国古代对外政策,总体上以开放为主,特别是明清时期以前。但是到明清时期,逐步走向闭关锁国。变化的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根本)、外国侵略势力的影响等。     ⑵路线由陆路为主转向海路为主:秦汉时期,对外交往的主要路线是丝绸之路(虽有海上丝绸之路但不占主要地位);唐朝对外交通发达,海陆并进;宋元时期,主要是海路为主。变化原因:经济重心逐步南移;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科技因素,包括造船技术、航海技术的进步等。     ⑶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同步进行:秦汉时期,陶瓷和丝织品传到西方,同时佛教传入中国;唐朝时中国和日本、新罗、印度的交往主要是经济文化交流;宋代对外交往主要以海外贸易为主,同时中国科技外传;明清从国外引进大量农作物。     ⑷交往形式以和为主:和平交往:汉朝丝绸之路,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唐朝以经济文化交流为主;宋代海外贸易。战争:戚继光抗击倭寇、郑成功赶走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康熙皇帝组织雅克萨之战抗击沙俄入qin。     ⑸封建社会后期(明清时期)出现侵略与反侵略斗争:戚继光抗击倭寇;郑成功收复台湾;康熙帝组织雅克萨之战抗击沙俄。     4、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发展趋势     由开放到闭关。从汉代到明朝前期,基本上实行了对外开放的政策,促进了我国和其他各国经济文化的发展,丰富了物质和精神生活,加强了对外联系,提高了我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和地位。明朝后期至清朝前期,由于我国封建制度的日趋没落,也由于倭寇的危害,统治阶级才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清代闭关政策的形成并非是历史的偶然,一方面它是落后的闭塞的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另一方面又是清朝统治集团民族狭隘性的表现,它惧怕国内汉人与外界勾结反清,从而威胁其统治。只是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对华侵略的日益迫近和愈加狂暴,闭关政策在后期才具有维护国家主权的自卫性质。虽然闭关政策曾作为一种消极防御手段起到一些自卫作用,暂时延缓了殖民侵略,有利于中国封建社会延续发展,但限制对外贸易,几乎隔绝了中外联系,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我国日益落后于西方,对于近代中国社会的前进和发挥咱,起到了严重的阻碍作用。闭关锁国和狂妄自大是互相联结的,近代中国的落后挨打与这种状态不无联系。历史告诉我们“开放国兴,闭关国衰”。     5、中国古代对外贸易概况和特点     (1)发展概况     汉代:中国与日本、朝鲜、越南等国保持着频繁的贸易往来。张骞通西域后,汉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西行;大量丝帛锦绣沿着通道不断西运;西域各国的珍奇异物也陆续输入中国。通过丝绸之路与中亚、西亚、南亚诸国进行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与南海诸国即印度半岛等地进行经常的贸易往来。     唐朝:对外贸易繁荣。唐政府在广州设置市舶使,管理对外贸易。唐朝和朝鲜的贸易往来繁盛,朝鲜输入唐朝的有牛、马、麻、人参,唐朝输入朝鲜的有丝绸、茶叶、瓷器、药材、书籍等。中亚、波斯商人足迹遍及各地,它们把胡椒、波斯枣、药品、香料、珠宝等输入中国,中国的丝绸、瓷器、纸张等也源源不断运往波斯,并从那里运销西方。对外交通有陆路和海路;与朝鲜、波斯(伊朗)、大食(阿拉伯)贸易频繁。     两宋:①北宋政府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置"市舶司",负责管理对外贸易和事务,征收商税。②南宋海外贸易的重要港口有广州、泉州、明州等,泉州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贸易港。③南宋政府采取鼓励外商的政策,在一些港口设有番坊,有外商长期在此居住。同南宋通商的国家众多,以阿拉伯人最多。绍兴末年,广州、泉州两个市舶司岁收税高达200万,超过北宋一倍多。④中国的丝织品、瓷器、茶叶等远销日本、东南亚等地,输入商品以香料、珠宝为主。⑤辽、金与高丽通过使节贸易保持联系,并在边境设榷场,互通有无。日本、波斯、大食等国也同辽、金有贸易关系。主要对外贸易港口有泉州、广州、明州,对外贸易东达日本、朝鲜,西至非洲一些国家。     元朝:泉州是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经常停泊着数百艘海船,大量货物在此汇集和起运。高丽的土特产人参、水獭和虎豹皮在我国内地受到欢迎,布在我国民间也很流行。我国的植棉、棉纺织和火药技术在此时传人高丽。     明朝:郑和下西洋与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直接贸易,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地区。明朝著名的对外贸易港口有广州、泉州、宁波、福州。     清朝:政府实行闭关政策,一方面禁止国人出海贸易,另一方面限制外商来华贸易。只开放广州一地对外贸易,还几次下令实行海禁。在正当的中外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出现贸易顺差。影响:①中国出口商品数量少,对外贸易在整个经济中的份额极小,难以促进工商业的发展,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②由于长期与世隔绝,中国逐渐落在世界潮流后面。     (2)特点: ①先陆路贸易,后海路贸易。②外贸政策由开放到闭关。③官方贸易不以营利为主,而以加强友好往来为主。④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同步进行。⑤外贸促进了民族融合。如回族的。     (3)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商路的六次演变:     ①秦汉时期,对外贸易主要以陆路为主。 ②隋唐时期,水、陆并进。 ③两宋时期,陆地商路中断,海外贸易发达。辽、夏、金政权将岁币西运。 ④元朝时期,水、陆两条商路并进。 ⑤明朝,海运发达,远达东非和红海。 ⑥清初,闭关锁国,只准广州一地接待外商。     ★宋元时由陆路为主转为海路为主的原因:①西北少数民族政权的阻隔。②路上丝路本身存在难以克服的缺点。③与当时主要外贸商品有关,汉代以丝织品为主,两宋以陶瓷为主,不易陆路运输。④经济重心南移,南方经济地位提高,尤以海运为主。⑤宋代航海业和造船业的发展,航海经验的积累。⑥波斯、阿拉伯商人在沿海的活动。     (4)启示:①对外开放、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才能促进社会进步,闭关锁国只能造成国家、民族的落后;②加强联系、互相学习、互相促进是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适应历史发展趋势者存,逆历史发展趋势而行者亡;③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是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条件;④和平友好交往是我国人民同外国交流的主流,说明我国古代人民是爱好和平、崇尚友好的人民。     6、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的三次高峰     中国是文明古国。张骞通西域后,开始了中西交通的新纪元,中华文化源源不断地传向中亚、欧洲,促进西方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同时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更善于学习和吸收西方先进的人类文明成果,不断丰富和促进中华文明。     ⑴随着以汉帝国为一端、以罗马帝国为另一端的海陆两种丝绸之路的发展与繁荣,中外文化交流出现了历史上的第一次高潮。①中国丝绸、冶铸和水利技术远播中亚、朝鲜、日本和欧洲地区。汉字也传入朝鲜。儒学经典传到日本。②传入中国的有佛教、象牙、香料、宝石和多种植物等等。     ⑵唐、宋、元时期,中外文化交流进入一个迅猛高涨的新时期。①中国的造纸、纺织技术、诗歌、汉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传入朝鲜、日本、印度、阿拉伯、北非和欧洲。②传入中国的有:印度天文、医学、音乐、舞蹈、佛教及占城稻等。     ⑶明末清初,伴随着欧洲传教士在中国相对自由活动,欧洲的科技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使中外文化交流出现了第三次高潮。①明清之际的科技著作《本草纲目》、《天工开物》被译成许多种文字流传国外。明朝时中国先进的技术、文化传人南洋。②明朝后期原产美洲的甘薯、玉米、马铃薯、烟草传入中国,明朝还引进欧洲的水利方法。明朝中后期外国传教士来华,利玛窦带来西方的科技著作。     中国与主要大国关系史专题(中日关系、中俄关系、中美关系)     一.知识归纳     1.中日关系史:     (1)中国古代史:     ①秦汉:西汉时,日本有三十多个小国,他们“使译通于汉”。东汉光武帝时,授予日本金印“汉委奴国王印”。倭国“遣使贡献”,中国的铁器、铜器和丝帛传往日本,丰富了倭人的物质文化生活。     ②隋唐:隋朝时,中日互遣使臣。唐朝贞观年间开始,日本遣唐使达13次之多,日本的政治经济制度(班田制)、服饰(和服)、文字(片假名和平假名)、建筑样式(奈良城)、学校教育(儒学教育)等,都充分吸收了唐朝风格,当时中日友好交往的代表人物是吉备真备、阿倍仲麻吕(晁衡)和鉴真(六次东渡)。     ③明清(鸦片战争前):明中期起,日本武士、商人勾结中国沿海不法分子组成倭寇,袭扰中国沿海居民。抗倭名将戚继光和俞大猷配合,取得了台州九捷等胜利。     (2)中国近现代史:     ①半殖半封形成时期:1874年,日军在台湾琅王乔(今恒春)登陆,勒索白银50万两后撤走(略)。中日甲午战争:掌握背景(日本、列强、朝鲜、中国、爆发标志);经过(平壤、黄海、辽东、威海战役);性质(列强支持、征服朝鲜、入qin中国、侵略战争);败因(客观、主观);条约(《马关条约》的内容、危害及影响);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台湾人民掀起了反割台斗争(战役记忆:新竹大甲溪,八卦(山)嘉(义)台南)。日本划福建为势力范围(略);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签订《辛丑条约》。     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甲午战争后,上海和日本东京成为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中心。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它是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其机关刊物是《民报》。     ③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4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华革命党,领导护国运动。日俄战争结束后,从俄国手里取得旅顺、大连租借权;一战期间,借口对德国宣战,夺取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1915年,提出企图变中国为日本独占殖民地的“二十一条”(内容分领土、资源、内政)。1925年,日本资本家枪杀共产党员顾正红,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成为五卅运动的导火线。    ④国共对峙及抗战时期: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大规模侵华:掌握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略)、东北人民坚持抗战、国民党内爱国力量反蒋抗日、华北事变、瓦窑堡会议、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七•七事变、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战初期四大会战、洛川会议、《论持久战》、相持阶段日本策略变化(政治上以华治华,经济上以战养战,文化上奴化教育)、枣宜会战、豫湘桂战役、百团大战、反扫荡斗争、抗日根据地建设(政治、经济、思想)、中共七大、抗战胜利意义。     ⑤从过渡时期到“文革”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对华政策一度追随美国;1972年,首相田中角荣访华,实现了中日关系正常化。     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近年来,中日经贸关系发展较好,但围绕日本修改历史教科书、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钓鱼岛问题、日本否认南京大屠杀、民间损害索赔案等问题(核心是日本对侵华战争的态度问题),中日之间有了一些不和谐因素。近期安倍晋三首相、福田康夫首相访华和胡锦涛主席访日,使中日之间增加了更多的互信与合作。     (3)日本对外扩张政策归纳:     ①明治维新后的“大陆政策”,共分五步走(朝鲜,台湾、满蒙、中国内地、世界),侵略朝鲜是第一步,以侵略中国为中心。     ②1927年“东方会议”(田中奏折),确立了分裂、控制中国东北的侵略方针。     ③1936年广田弘毅内阁的《基本国策纲要》(“国策基准”)确定了国防与外交配合、南下与北上兼顾的侵略方针。     ④1938年日本首相近卫提出“建立东亚新秩序”和近卫三原则(善邻友好、共同防共、经济提携),其实质是贯彻抗战相持阶段到来后的打击中共力量、诱降国民政府的战略方针。     2.中俄关系史:     (1)中国古代史:     ①宋元:元朝时,俄罗期是钦察汗国(金帐汗国)所属的莫斯科大公国。     ②明清:明末清初,俄国趁清军入关,中国东北边界空虚,乘机强占雅克萨和尼布楚等地,并对是中国提出的撤军要求置若罔闻,并继续增兵,扩大侵略。1685年和1686年,康熙帝命令清军两次重创俄军。俄国政府同意谈判解决中俄东段边界问题。双方签订了《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地区都是中国领土。乾隆帝时土尔扈特部万里回归与沙俄的压迫有关(直接原因)。     (2)中国近现代史:     ①半殖半封开始时期: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俄国和美国公使充当“调停”角色(实际上是帮凶)。1858年参与签订了《天津条约》(记忆:公开行贿)。沙俄侵占中国北方领土:1858年《瑷珲条约》规定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六十多万平方公里领土归俄国。1860年《北京条约》规定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四十万平方公里领土归俄国。(记忆:爱妃北京,外黑里酷)。1860年《北京条约》和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规定,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四十四万多平方公里领土归俄国。通过19世纪80、年代中俄《改订条约》(即《伊犁条约》)及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中国西北部七万多平方公里领土被俄国侵占。     ②半殖半封形成时期: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俄国支持中亚浩罕国的阿古柏侵略我国新疆地区,俄国派兵侵占伊犁地区。左宗棠率军收复收复新疆后,曾纪泽与俄国交涉,中国收回伊犁。甲午战前,俄国虽对中国东北和朝鲜有极大野心,但未准备就绪,对日本侵华采取不干涉政策。甲午战后,俄德法三国向日本提出照会,并以武力强迫日本放弃侵占辽东半岛(软硬兼施、干涉还辽)。1895年,俄法银行团最先取得中国债主地位。俄国强租旅顺和大连地区,划长城以北和新疆为势力范围。1900年,俄国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战后参与签订《辛丑条约》。     ③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时期:在十月革命影响下,新文化运动后期,李大钊在中国第一次举起社会主义大旗。五四运动的国际背景与十月革命的指引有关。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了很大帮助。苏联和共产国际在实现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④国共对峙及抗战时期:1933年至1934年,博古、李德等人照搬苏俄以城市为中心革命的经验,在党内和军内实行“左”倾错误领导,使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失败。1935年,中共驻国产国际代表团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1945年8月,苏联出兵中国东北,摧毁日本的精锐部队关东军。     ⑤过渡时期:1949年10月2日,苏联第一个宣布承认新中国,并与中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949年底,毛泽东率团访苏,1950年初,双方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这对促进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中苏两国人民的团结有重要意义。苏联积极援助中国进行经济建设(如“一五”期间重工业项目)。中国奠定国家工业化初步基础也是走的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道路。     ⑥探索时期:中共注意总结苏联的经验教训,探索适合本国实际的社会主义道路,如1956年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报告。苏联政府背信弃义地撕毁两国经济技术合作协议,成为中国1959—1961年严重经济困难的外部原因。     (3)世界近现代史:     ①垄断资本主义形成时期:1904—1905年日俄战争,沙俄战败,在美国斡旋下签订《朴茨茅斯和约》,将旅顺与大连租借权、长春至旅顺铁路和库页岛南部转让给日本。     ②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1945年雅尔塔会议秘密议定书规定,苏联在欧洲战争结束后三个月内派兵到中国东北对日作战,但条件是维持外蒙古独立现状,保证苏联在中国东北的铁路、港口等方面特权,这有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     ③两极格局的世界: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时期,由于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中苏关系逐渐恶化,苏联断绝对中国的援助,甚至出现边境武装冲突(如珍宝岛事件)和边民大规模偷渡(如6万伊犁人迁入苏联)。戈尔巴乔夫时期,由于经济实力不够强大,对外转向全面收缩,主动改善中苏关系。     ④两极格局解体后:前苏联解体后,中俄之间结成了战略伙伴关系,都是上海合作组织的重要成员。近年,围绕俄罗斯远东石油出口管道线路问题,原订的安大线已改为安纳线,这对于韩国、日本的石油进口更有利。近期,中俄两国的联合军事演习取得成功,中俄双方在亚太地区更能发挥维护和平作用。     3.中美关系史:     (1)中国近现代史:     ①半殖半封开始时期:1844年《望厦条约》新增权益:兵船到通商口岸“巡查贸易”;美国人可在通商口岸开医院、建教堂等。根据“一体均沾”条款,英法美在中国的列强共享。第二次鸦片战争,俄美两国公使充当“调停”角色(实际上是侵略者的帮凶)。1858年,英法美俄四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记忆:公使进北京,十处开口岸,长江自由行,内地游经传,赔款六百万)。太平天国运动后期,美国人华尔组织洋枪队,参与镇压太平军。     ②半殖半封形成时期:甲午战争前,美国希望日本成为其侵华助手,对日本侵华默许、纵容。19世纪末,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列强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形成(略)。1900年,美国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战后签订了《辛丑条约》(记忆:钱禁兵馆外商出辛丑)。     ③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1894年兴中会在美国檀香山成立,它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武昌起义爆发时,孙中山远在美国。美国等西方列强对南京临时政府进行军事威胁、经济封锁、外交孤立,扶植袁世凯掌握清政府统治实权并篡夺革命果实。     ④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府院之争”的实质是美日之争(略)。一战期间,趁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美日两国加紧对中国进行侵略。     ⑤国共对峙及抗战时期:蒋介石与宋美龄结婚,实际上是“中美合作”(寻求美国的支持与帮助)。在日本侵华问题上,美国先绥靖后遏制。1943年,英美等国取消在中国的治外法权(领事裁判权)。抗战时期中美两国团结抗击日本法西斯。     ⑥解放战争时期:抗战胜利后,美国对华基本政策是扶蒋反共。美国出动飞机、舰艇把国民党军队从西南、华中运送到战略要地和铁路交通线,帮助蒋介石抢夺抗战胜利果实。1945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参与陪同毛泽东由延安赴重庆谈判。1946年签订的《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当时被人们称为“新二十一条”。     ⑦过渡时期和探索时期: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孤立中国,主要原因是社会制度和阶级利益的严重对立。20世纪五十年代朝鲜战争和六十年代越南战争,中国都曾援助邻国抵抗美国侵略。     ⑧“文革”时期:20世纪70年代,中美实现关系正常化,主要原因是美苏争霸中美国转攻为守,意欲争取中国共同对抗苏联(美国陷入越南战争泥潭,又遭经济危机打击)。1971年4月,美国乒乓球队应邀访华,这是以小球影响大球的“乒乓外交”。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并发表尼克松将要访华的公告,成为“20世纪最出人意料的外交新闻之一”。1972年尼克松访华,双方在上海签订《中美联合公报》,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79年卡特任美国总统时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中关系时好时坏。好转是因两国有许多共同利益(如经贸合作、反恐问题、朝核六方会谈)。恶化是因美国仍未放弃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如北约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南海撞机事件)。20xx年(尼克松访华30周年),布什总统访华。中美关系的核心、敏感问题是台湾问题,美国对台关键措施是对台军售(出售武器)。中美之间政治合作如反恐;政治斗争如台湾问题;经济合作如亚太经合组织;经济斗争如中美纺织品贸易设限问题。中美三个公报是指:1972年2月28日,上海联合公报;1978年12月16日,中美建交公报;1982年8月17日,“八一七”联合公报。这三个公报确认的原则是“一个中国”。     (2)世界近现代史:     ①一战期间:1917年一战第三阶段中、美加入协约国方面作战。     ②一战以后:华盛顿会议上通过的《九国公约》,表面上“尊重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实质上“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③二战期间:在亚太战区,中国从陆上,美国从海上,配合打击日本法西斯。1943年中美英《开罗宣言》,声明坚持对日本作战直至日本无条件投降;日本侵占的东三省、台湾和澎湖列岛等中国领土必须归还。1945年中美英联合发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无条件投降。     二.规律小结     1.中日两国关系源远流长,从秦汉到宋元,从1972年两国关系正常化至今,两国关系主要是和平友好交往为主。但明清时期的倭寇袭扰和近代日本两次大规模侵略中国,给中日关系造成了创伤。现在日本的右翼势力复活,其一系列言论和行为也对中日关系造成了不和谐的影响。     2.中美关系从《望厦条约》到敌视新中国,在近现代史上有很多掠夺和干涉中国内政的事情发生。但从二战期间两国的配合及关系正常化开始后两国的和平友好交流来看,两国之间虽有一些矛盾和摩擦,但共同利益很多,合作协同也很多。     3.近现代史上中俄之间有过巨大矛盾,如沙俄割占中国北方领土和中苏关系恶化等;但中俄之间有很多友好交往,如帮助中共成立及国共合作、苏联红军消灭日本关东军、过渡时期对中国的巨大援助、苏联解体后中俄之间的战略伙伴关系等。     4.总之,中国与世界主要大国的矛盾斗争或合作协同,都是国家利益的体现,也是民族整体利益的体现。     三.热点冷点     1.中日关系、中俄关系、中美关系中的重大事件,是历年高考的热点。     2.中国与日本、俄国、美国的关系,与当时国际国内大环境的联系,是高考的相对冷点。     3.既要重点掌握中国与日本、俄国、美国关系中的重大历史事件,也要注意历年高考的出题角度。     4.既要把中国与日本、美国、俄国关系中的重大事件放在具体的国际国内大环境中去分析,也要注意从历史中汲取经济教训:以史为鉴,面向未来。,高考必考历史知识点:中国古代对外关系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
评价:
用户名:
相关分类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