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高三政治教案大全,高中政治教案,http://www.quxue6.com
高三政治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复习,
B.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C.世界多极化趋势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
D.我国已经成为处理国际社会各种矛盾和危机的霸主
11.越来越多的人都认识到,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活动带来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增多所引起。这表明
A.物质的运动绝对性和多样性 B.任何事物的联系得条件性
C.任何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 D.因果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12.中国政府从本国国情和长远利益出发,本着对世界人民福祉高度负责的精神,制定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和一系列政策措施。这说明中国政府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C.正确地处理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D.按价值规律办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13.据专家分析和论证,近年来,中国和世界各国自然灾害频发,与全球气候变暖有一定联系。这启示我们
A.必须自觉认识客观规律,遵循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
B.充分发挥人的自觉能动性,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C.必须遵循客观规律,绝对服从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D.坚持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4.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问题上,我国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这条原则的哲学依据是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B.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C.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D.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辨证统一的
15.据专家估算,20xx年大概有200亿吨左右二氧化碳被排入大气,有50亿吨矿物变成燃料粉尘和有毒气体滞留在大气中,由此导致20xx年全球出现酸雨、自然灾害等异常气候。
A.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发展过程中 B.事物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
C.规律是可以被人们认识和利用的 D.违背规律客观性,就会受到规律惩罚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xx年11月2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决定到2020年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和行动。会议认为,妥善应对气候变化,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事关各国人民的福祉和长远发展。
(1)从经济生活角度,请你为我国政府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提出相应的具体政策措施。
材料二: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主张通过切实有效的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我们将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基本框架,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主张严格遵循巴厘路线图授权,加强《公约》及《议定书》的全面、有效和持续实施,统筹考虑减缓、适应、技术转让和资金支持,推动哥本哈根会议取得积极成果。(2)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世界各国应该怎样切实有效的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材料三:气候变化问题最初是作为环境问题而由科学家讨论的,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文章较早也大多出现在科学类杂志上。1970年代有人开始将环境、气候变化、外交和安全等问题联系起来,直到1988年,气候变化问题才逐渐引起了大众关注,有了上升为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的可能。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国际关系、经济发展、环境与资源、能源、科技研发等领域内举世瞩目的重大战略性问题。20xx年9月22日,联合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气候变化峰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闭幕,这次峰会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弥合分歧和建立互信提供了一次面对面的对话机会,同时也为推动国际气候变化谈判凝聚了急需的政治动力。
(3)结合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识,说明人类追求和发展真理的特点
参考答案及解析:
1、A. B、C、D说法都不科学。
2、A. 提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的做法与走新兴工业化道路无直接联系,排除④。
3、C. D错误;A、B材料没有直接体现。
4、C .材料没有体现政治统治职能和文化职能。
5、B. C表述错误;材料表明的不是简单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问题,A不选;D与材料没有联系。
6.A B、C、D本身错误,并且与材料都不符合。
7、C A是辩证法,排除;B既不是认识论,有本身错误;D的“决定作用”表述错误。
8、B D的主体是党,排除;A、D材料根本没有体现。
9、D A错误;C不是政治学;全国人大才拥有最高立法权,B也不能选。
10、B D说法不符合现实;A、C与材料没有直接联系。
11、D 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活动带来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增多所引起表明因果联系是普遍客观存在的。
12、B 制定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和一系列政策措施说明中国政府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13、A C错误;B、D材料没有体现。
14、D “共同”是矛盾普遍性,“区别”是矛盾特殊性。
15、D A、B、C材料都不能直接体现。
16、(1)①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宏观调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制定和完善各项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认真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制,努力实现节能减排目标。②加强科技创新,加强研究和推广低碳技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③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和绿色经济。④坚持对外开放,扩大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⑤发挥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加大宣传力度,树立环保意识,转变消费模式,建设节约型社会。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高三政治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