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趣学网 - http://www.quxue6.com !

中小学教育试题课件下载管理培训文书写作酒店管理百科知识常识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趣学网中小学教育免费教案政治教案高三政治教案2017年高考政治专题复习精品教案(九)

2017年高考政治专题复习精品教案(九)

12-26 23:19:43   浏览次数:700  栏目:高三政治教案

标签:高三政治教案大全,高中政治教案,http://www.quxue6.com 2017年高考政治专题复习精品教案(九),
因此,它们之间是相通的。学习时要注意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也要从唯物论与人生观、价值观的角度区分它们。

五、时政热点链接
(1)新华网北京20xx年10月19日电(记者林红梅)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代表们评价说:“新蓝图不仅注重经济内涵,而且更加注重民生、文化、生态内涵,闪耀着科学发展观的光芒。”
    体现的哲学道理:①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凡是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的价值观都是正确的。判断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最高标准,就是同事物发展规律相一致、同社会发展的规律相一致的人类的根本利益。
②在我国,坚持符合事物发展规律性和人类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与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重要标准、坚持“三个有利于”和“三个代表”的具体标准,是完全一致的。
③科学发展观是正确价值观
体现的经济学道理: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三个有利于标准”;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
体现的政治学道理:党的性质、宗旨;党的政治领导方式;党的建设。
(2)新华网北京20xx年10月19日电(记者 张景勇)“十七大报告提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这就要求我们,要以经济发展的‘又好又快’‘好中求快’来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代表们说:我们深深知道,越是在跨越发展的时候,越是在大改革、大调整的时候,越是要关注民生、善待百姓,越是要注重社会建设、促进和谐。”
体现的哲学道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表现在三方面:①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②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杰出人物一般是指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中对历史发展起过重大推动作用的伟大人物
体现的经济学道理:更加注重民生问题,反映的是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改革开放;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统筹城乡经济;缩小贫富差距等。
体现的政治学道理:党的性质、宗旨;党的政治领导方式;党的建设。我国的政党制度等。


六、命题角度思考
(05•江苏卷11).创业创新创优是新时期江苏精神的核心内涵。弘扬“三创”精神,推进“两个率先”,体现了(D)
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B.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05•北京卷30)非公有制企业要进一步发展,必须克服自身存在的问题,在遵循市场法则.追求企业利益的同时,还需坚持集体主义价值观,维护国家利益。这是因为(C)
A集体主义决定企业发展方向 B市场经济可以产生集体主义
C集体主义可以促进企业发展D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具有内在一致性
(05•广东卷22).某高校20xx届的某班毕业生共52名,在求职简历中,却出现了38名“班长”,17名“学生会主席”,引起了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质疑。对于这一现象正确的看法是:(C)
A.毕业生制作简历不诚信不足为怪,因为人的本质都是自私的
B.简历掺水并没有直接损害他人利益,属于个人的正当行为
C.诚信是公民的起码道德,缺乏诚信将导致社会陷入信任危机
D.社会竞争环境存在某些不公平现象,部分学生简历掺水值得同情
(05•广东政治卷•38)[材料一]  世界银行20xx年6月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贫困人口已从1981年的4.9亿减少到目前的8800万,中国脱贫模式取得的巨大成功已经引起世界各国高度关注。
  [材料二]  通过反贫困战略的实施,使极端贫困人口和刚脱贫易返贫人口分别减少到2900万和约6000万。我国经历了从最初的单纯性“输血”式扶贫到开发性“造血”式扶贫的过程,即政府向贫困人口提供满足最低生活需要的物质援助到把国家政策扶贫.投资扶持等与贫困地区干群自力更生结合起来的过程。通过国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引导农民开发当地资源,逐步形成贫困地区和贫困农户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依靠自身力量脱贫致富。大量事实表明,在反贫困过程中人民群众发挥了极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我国在21世纪走向全面小康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哲学原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反贫困战略的转变蕴涵的唯物辩证法原理是什么?
 (2)从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分析开发式扶贫的重要意义。
 (3)对于极端贫困人口与刚脱贫易返贫人口应该分别采取怎样的扶贫策略?
38.答案要点
(1)从材料可见,我国反贫困战略从单纯性“输血”式扶贫到开发性“造血”式扶贫,就是注重了唯物辩证法关于“内因与外衣的辩证关系”.“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原理的表现。(2分)(考生回答出其中任何一个原理都可以得分)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在扶贫的战略上,把“输血”与贫困地区干群启动内在机制“造血”结合起来,是外因通过内因而发挥作用的表现。(3分)(注:考生可以从“内因与外衣的辩证关系”.“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角度回答,只要原理把握准确,并结合材料分析就可以酌情给分,但本小点最高不能超过5分)
(2)开发式扶贫就是中央和各地政府通过政策(免征农业税等等).投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兴农.市场引导等多种扶贫方式,与贫困地区干群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结合起来,增强贫困地区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2分)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表现在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是非常重要的。在扶贫工作中只有贫困地区干群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走出贫困。开发式扶贫体现了群众观点的贯彻。(4分)(只回答原理不分析材料者只能给2分)
(3)对于极端贫困人口主要采取“输血”式扶贫。(1分)通过低保.救助等各种方式帮助极端贫困人口解决依靠他们自身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和困难。对于极端贫困人口,国家有责任和义务实施救助,并引导他们从单纯性“输血”脱贫逐步过渡到“造血”脱贫。(2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2017年高考政治专题复习精品教案(九)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
评价:
用户名:
相关分类
高三政治教案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