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趣学网 - http://www.quxue6.com !

中小学教育试题课件下载管理培训文书写作酒店管理百科知识常识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趣学网中小学教育免费教案政治教案高三政治教案2017年高考政治专题复习精品教案(六)

2017年高考政治专题复习精品教案(六)

12-26 23:19:43   浏览次数:301  栏目:高三政治教案

标签:高三政治教案大全,高中政治教案,http://www.quxue6.com 2017年高考政治专题复习精品教案(六),
文 章来

20xx年高考政治专题复习精品教案(六)
专题六、唯物论
一、    主干知识网络

二、  高考考点解读
1.自然界的客观性
(1)【世界观】: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具体内容:①自然界先于人、人的意识而存在。②人类出现后,自然界仍然是具有客观性(注意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人与自然是对立统一(联系)的:人类具有主观能动性,不断地影响改变着自然界,使自然界发生变化;但是自然界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基础,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都要以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和规律为前提。
反面内容:自然界既不是神的意志的产物,也不是人的意识的产物。(唯心论)
(2)【方法论】:人们改造自然以承认自然的客观性为前提
具体内容:①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②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3)【应用范围】:说明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做到要改造自然,首先要服从自然。
(4)【关键词】自然界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 人类社会的客观性
(1)【世界观】: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具体内容:①从社会的产生来看,是自然界长期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②社会的基础—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客观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③社会存在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
反面内容:①社会的发展是由人的愿望、目的、动机决定的,尤其是杰出人物的意识起着决定性作用;(客观唯心主义)②神灵天意决定着社会的变体和人间的祸福(主观唯心主义)
(2)【方法论】:人们变革社会的活动要以承认社会的客观性为前提。
【具体内容】:①承认人类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基本前提。
②个人的活动要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正视社会客观条件,要以社会规律为指导,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反面内容:夸大意识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坚持神创论。
(3)【应用范围】:建立和谐社会,正确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处理好社会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
3.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1)【原理内容】:自然界、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是客观的
(2)【方法论】:人们改造自然、变革社会的活动要以承认自然、社会的客观性为前提。
4. 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1)【世界观】:影响意识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因素
具体内容:①客观方面的原因最根本的是指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特别是社会实践所达到的广度和深度的制约。②主观方面的原因主要有:立场不同(利益立足点不同);  世界观、 人生观、思维方法不同 ;知识结构不同。
反面内容:意识不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
(2)【方法论】:自觉形成正确的意识,避免错误的意识。
具体内容:端正立场,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来观察事物;以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来指导,不断充实自己的科学知识;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
(3)【应用范围】:对事物的评价。
5. 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1)【世界观】:不同性质的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是不同的。(意识的反作用具有两重性。)
具体内容: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2)【方法论】: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6.物质决定意识
(1)【世界观】: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2)【方法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主观主义(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经验主义)。
7.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
(1)【世界观】: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①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②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2)【方法论】:坚持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做到主观必须符合客观。
【具体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认识。反对主观主义(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经验主义)。
(3)【应用范围】: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与党的指导思想、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工作计划之间的关系;说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8.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1)【世界观】: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是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
【具体内容】: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承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附:唯物主义有三种表现形式: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唯物主义(形而上学或机械唯物主义);现代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
②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是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识, 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附:唯心主义有两种表现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2)【方法论】:要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坚持从实际出发,反对主观主义。
(3)【现实要求】:坚持无神论,反对有神论;要把想问题、办事情的立足点切实放在中国国情上;客观地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办事情要有认真精神;正确对待和估量自己。
 9. 规律的客观性
(1)【世界观】:事物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
具体内容: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人们既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改变或消灭规律,但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反面内容:规律是主观随意规定的,是由人们的主观意志任意改变的。
(2)【方法论】:承认规律的客观性,按客观规律办事,做到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
【反面内容】:蔑视客观规律,违背客观规律
(3)【应用范围】:在各项工程、宏观调控等工作中,要按规律办事,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1] [2] [3] [4] [5]  下一页

,2017年高考政治专题复习精品教案(六)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
评价:
用户名:
相关分类
高三政治教案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