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23:19:43 浏览次数:769次 栏目:高三政治教案
1.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内在原因是什么?
2. 根据材料一分析我国企业“走出去”的积极意义。
3. 结合材料二谈谈企业实施“走出去”后的不良影响及对策。
答案解析
1. 答案:D。②很明显不是属于对外开放的内容,①③④是十七大报告中的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措施。
2. 答案:C。ABD是属于“引进来”措施,属于对外开放的表现。
3. 答案:A.要求学生明确我国对外贸易有大量顺差的状况,以此作出正确的判断,在发展对外贸易中也要重视进口贸易。所以B项错误。C项、D项与题干要求较远。
4. 答案:A。本题考查 “区域集团化”的意义。要求学生熟悉课本相关知识点。①②③④全部符合题意。
5.答案:A。B项错误,应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C错误,应是优化出口贸易的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提高出口贸易的质量。D不符合题意,应是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6. 答案:D。本题侧重考查金融安全问题。①太绝对化。④错误。不是禁止,而是引导它们的投资流向,并且要有监控。
7. 答案:D.①错误,商品的价格应由市场来形成,市场应发挥基础性的作用。②③④都是在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正确做法。
8. 答案:C。A错误,不能说是最重要的税收。B财政收入的主要www.quxue6.com是税收。D项不严密,除了对商品征收关税外,对物品也征收关税。
9.答案:C。②错误,如果人民币升值达到10%,不是对所有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冲击,而是对出口型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冲击。
10. 答案:D。逆向选择题。考查对中国创造的理解。
11. 答案:B。考查学生全面看问题的能力。
12. 答案:C。考查如何应对贸易摩擦。我们不能因此而怯步。②不再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是错误的。
13. 答案:A。④错误。国家强调要控制这种产品不是它的竞争力问题,而是它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如:贸易摩擦,资源紧张,物价不稳定等。
14. 答案:C。要求学生了解关于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的时政背景。
15. 答案:D。跨国公司在中国大量入驻,是跨国公司迅速发展的表现。本题考查对其的理解。D项错误。这将使我国企业优胜劣汰。从而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
16.
解析: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材料,通过分析材料形成观点。抓住材料中的结论性的语言。对回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经济意义是不难的。分析材料中关于企业如何发展的措施,再结合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作答。考查了怎样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答案:1.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迫切需要,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竞争实力的迫切需要,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选择。
2. 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穿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活力,培养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和机制,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支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也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只有千千万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提升,才能使国家创新能力得到增强。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也要重视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道路。
18.
解析:这道试题材料简单,易懂。考查学生形成答案的能力。学生只要把材料转化成经济常识观点即可。这道题要求学生一分为二看待“走出去”的战略,做到全面看问题。
1.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内在原因是什么?
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出发点都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获得更大的利润。
2.根据材料一分析我国企业“走出去”的积极意义。
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从事跨国生产和经营,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有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能力;有利于开展优质服务,提高企业的信誉和企业的形象,创立品牌;有利于更好面向国际市场,组织生产和经营,维护企业的经济安全,降低企业的风险。
4. 结合材料二谈谈企业实施“走出去”后的不良影响及对策。
不利于扩大就业;出口减少,外汇储备减少,可能出现贸易逆差,不利于国际收支平衡;税收减少,财政收入减少;投资减少,不利于社会扩大再生产,甚至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会影响经济实力,技术力的提高,进而会影响综合国力的提高。
因此有责任感的中国企业家在制定和实施企业"走出去" 发展战略时应以企业的长远利益为先,以国家利益为重,要处理好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在两者间做到协调统一;而政府在鼓励企业实施"走出去" 发展战略的同时,应采取相应法律措施对跨国经营予以宏观调控。要注重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和国家利益,以国家的经济安全和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
tag: 高考政治 高三政治教案,高三政治教案大全,高中政治教案,免费教案 - 政治教案 - 高三政治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