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高三政治教案大全,高中政治教案,http://www.quxue6.com
五、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国家运用经济手段加强宏观调控。国家通过财政支出扶持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
2、国家通过对财政收支数量、方向的控制,有利于实现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及结构的优化,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国家为东北投资110亿元,由此促进东北地区的振兴,优化区域结构,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二) 哲学角度
1.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振兴东北有利于促进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有利于增强国民经济的活力和发展后劲,有利于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有利于提高我国产业和企业的国际竞争。
2.要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因此,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不仅需要党的正确决策的指导、国家的扶持、各地区的支持,而且更需要充分发挥广大企业和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三) 政治学角度
1、国家运用财政这一经济手段管理经济,促进东北振兴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2、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振兴东北促进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提高我国产业和企业的国际竞争,有利于我国的国际竞争。
三、西部大开发取得重要进展,经济和社会事业出现加快发展的好势头
[热点聚焦]
(一)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各地区、各部门特别是西部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西部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的进展,固定资产投资和经济总量快速增长,多种所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有力地促进了国内市场开拓,使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格局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二)一批重大建设项目相继开工。在西部大开发中,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公路国道主干线等事关西部地区发展全局的重大项目陆续开工。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退耕还林、天然林资源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等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程全面开工。
[与教材结合点分析]
(一)经济学角度
1.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西部大开发战略使社会生产力加快发展,逐步缩小东、西部地区 和南北地区的发展差距,有利于实现全国经济的协调发展,最终达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
2.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自觉运用价值规律。国家重点支持西部大开发,增加资金投入和财政转移支付,真正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3、西部大开发过程是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过程。西部地区要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资源、市场状况,发展有市场前景的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保护生态平衡。
4、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反作用于生产。西部地区社会生产力加快发展,有利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进而促进全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5、财政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公路国道主干线等事关西部地区发展全局的重大项目陆续开工,退耕还林、天然林资源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等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程全面开工,体现出国家通过财政支出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哲学角度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西部大开发是从国情和本地区的具体实际出发,发挥地区资源优势,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实行对外开放。
2、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因此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西部地区退耕还林、保护天然林资源,改善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这是西部大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西部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的进展,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有力地促进了国内市场开拓,使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格局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3、整体与局部密切相联。整体统帅局部,局部影响整体,在一定条件下,关键的部分对整体起决定作用,因此又要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党和政府高瞻远瞩地提出开发西部战略,使地区的积极性、创造性发挥出来。同时,地区经济发展促进了国民经济全面发展。
4.要坚持内因与外因相结合的观点。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因此,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本地区广大干部群众自力更生、努力奋斗,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发挥本地区的资源优势;还需要国家各项政策和财政支持,需要东部地区在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支援。
5.主、次矛盾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要集中力量解决好主要矛盾,善于抓重点问题。西部大开发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当前应当集中力量抓好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科技教育等几件事关西部地区经济开发大局的重点工作。
(三)政治学角度
1.国家行使管理经济、搞好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调整经济结构,退耕还林等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国家行使上述两大职能的具体体现。
2.我国国家机构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依法治国的原则。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战略,加快西部和东北地区发展,有利于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这体现了我国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3.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我国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组织,其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西部开发,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势头良好,广大干部群众获得了实际利益。这是党的性质、宗旨的实际体现。
4.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西部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比较集中的地区,又地处边疆,这一战略的实施,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有利于巩固边防,维护民族团结;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
四、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与西部大开发——东西互动的两个轮子
[热点聚焦]
战 略
区 别 振兴东北 开发西部
发展模式 关键在于“转型” 主要表现为“开发”
现阶段目标 致 富 脱 贫
(一)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五、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