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23:19:43 浏览次数:517次 栏目:初二历史教案
课题
重点 洋务派近代工业的特点
难点
教学准备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导入
二、新授
1、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何时召开的?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何历史意义?
2、在农村实施了什么改革?在城市实施了什么改革?
3、香港、澳门是在何时回归的?
一、近代工业的起步
问:中国古代徽商和晋商的一大特点是什么?
——官商合一
(问)到了近代,一些官员直接投资近代工业,创办了一批官办工业。那么,他们为什么要创办近代的官办工业呢?在什么时候?原因在哪里?
(学生阅读)P83
1、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过程中
2、维护清政府的统治地位
3、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
(问)那么,鸦片战争让清政府认识到洋人的先进性在哪里呢?
——“坚船利炮”
(问)那么,近代中国的工业开始于什么?
——制造枪炮(军工工业)
(学生观看)P83图片
(问)办了哪些企业呢?经营特点如何?
(学生阅读)P84
1、福州船政局 (左宗棠)
2、特点:新式生产
(问)体现在什么方面?
(1) 雇佣工人
(2) 使用新式机器生产
3、存在问题
(学生讨论)略。
(问)除了军工工业外,从19世纪70年代以后,张之洞等开始创办民用工业。为什么要创办民用工业呢?
——解决资金等问题
代表:汉阳铁厂
存在问题:结合“大家谈”开展学生讨论
(问)既然官办工业存在着如此多的问题,那么民间私人投资的商办企业是否比较好呢?
(学生阅读)P86“文件夹”
(问)有何感想?
——很困难
(学生阅读)P85“读与思”
(问)商办企业还遇到了来自哪方的破坏?
——洋商
(问)商办企业的问题在哪里?
他们先后投资的领域在哪些方面?
(生答)略。
(综述)用一句话形容近代中国工业发展的情况。
(学生活动)略。
二、实业救国的先行者
(学生阅读)P86图和小字
(人物介绍)张謇。
——清光绪状元,民初农商总长。出身农家,苦读成才。
——1853年(清咸丰3年)5月25日出生于江苏通州(今南通)海门,他祖父靠租种薄田度日,到他父亲时,已置田20余亩,并兼营糖坊。张謇兄弟5人,排行第四。幼年聪慧好学,3岁启蒙,4岁入塾,10岁时,塾师出“日悬天上”命对,他应声作答:“月沉水底”,乃父大喜,蓄意培植。但作为农家子弟继续跟随兄弟洒扫粪除,或田间耕作。1881年中秀才,1885年中举人,1894年(光绪甲午)中状元,时年已41岁。同年中日海战,惨遭败北,他义愤填膺,联想到日本,“土地面积少于我20倍,人口少于我10倍”,所以能胜我者,主要是国富而兵强,要想富国安民,除了坚船利炮,更重要的还是发展实业。
——提倡实业救国、棉铁主义。
(分析)“棉铁主义”
(学生活动)略。
——张謇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一直具有强烈的爱国之心与报国之志。1917年中华农学会成立,被拥戴为名誉会长。1985年曾在南京召开国际张謇学术讨论会,并成立张謇研究中心。
(学生阅读)孙中山和“铁路计划”
(人物介绍)侯德榜。
——著名化工专家。
——
tag: 工业 初二历史教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初中历史教案,免费教案 - 历史教案 - 初二历史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