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趣学网 - http://www.quxue6.com !

中小学教育试题课件下载管理培训文书写作酒店管理百科知识常识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趣学网中小学教育免费教案历史教案高一历史教案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12-26 23:19:43   浏览次数:418  栏目:高一历史教案

标签:高一历史教案大全,高中历史教案,http://www.quxue6.com 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答案:B
解析:做此题时一定要注意时间:民国初年。通过结合教材可知,改变传统的婚姻制度是在近代以来受西方思潮的影响下出现的。因此,这种现象不会很普遍。
10.19世纪中期,欧洲一部分女权主义者提出改革妇女服装的倡议,并设计试穿了短裙和女式长裤,女子服饰有所简化.出现这一服装改革潮流的社会根源是(    )
A.民主运动的推动              B.工业化使大量妇女参加工作
C.社会审美观的改变            D.妇女的社会地位大大提高
答案:B
解析:19世纪中期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基本结束的时间,工业化生产要求妇女着装简化。
11.1912年3月2日,南京临时政府以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的名义公布了《令内务部通知革除前清官厅称呼文》。文中指出:“查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义无取焉……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曰君,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恶称。”这项变革是希望在人际关系中树立一种(  )
A.自由的观念     B.平等的观念      C.博爱的观念      D.互助的观念
答案:B
解析:从材料内容可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前后对人的称呼发生了重大变化:大人、老爷---先生、君。可见人际关系由不平等变得更加平等。这是社会的重大进步。
12.从旧式婚礼与新式文明婚照两幅图片可以看出,我国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表现在(   )
①服饰的变化 ②发式的变化 ③礼仪的变化 ④是否缠足的变化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古代与近代婚姻风俗的不同。通过看图可发现,
近代婚姻在服饰、发式、礼仪、缠足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


二、材料分析题
13.阅读下列材料:

请回答以下问题:
⑴判断图A、图B反映的时代。
⑵图A、图B服饰.称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请解释其原因。
⑶观察图C,该种服装流行反映了哪些时代信息?
⑷相对于图C,图D图E中的服饰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此种变化?
答案:
⑴清朝(回答清末或清朝时间段内均可);民国。
⑵清末民初西风东渐,国人模仿、崇尚西方的生活习惯与服饰样式;辛亥革命后民主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改变了清朝尊卑有别的称呼陋习。
⑶穿列宁装成为一种时尚潮流;建国初中国经济十分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不高,服饰比较单调;由于建国初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与苏联亲密的政治经济文化关系深刻影响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包括服饰打扮.礼仪习惯在内的一切都向苏联学习。
⑷服饰开始多样化。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文化快速发展,人民生活质量大幅提高。
14.阅读下列材料
 主食 肉食 蔬菜 水果 饮料
改革开放前 定量供应的米、面食为主,配以杂粮 家畜、家禽比重小,逢年过节才能改善 平日蔬菜、冬日咸菜,配以少量豆制品 数量少、品种少 茶、少量啤酒和汽水
改革开放后 精制米、面比例下降,副食品明显增加 品种多样,随买随吃,精肉比重大 蔬菜繁多,www.quxue6.com广泛 数量多,品种多,口感好 国产、进口饮料琳琅满目
请回答以下问题:
⑴据材料简要分析说明我国人民在改革开放后,在饮食结构方面发生的重大变化及其主要原因。
⑵据材料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内在联系。
⑶通过分析上述材料,试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民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等方面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特征。例如:过去——现在——将来,活着——生活——生活更好。
答案:
⑴变化:丰富的蔬菜、肉蛋、海鲜摆上了百姓的餐桌;人们更讲究营养,注意膳食结构,粗粮和绿色食品受到了人们的欢迎。
主要原因:政府实施了“菜蓝子工程”。
⑵与人们密切相关的物质层面上的衣食住行问题解决之后,作为精神层面上的业余生活就有条件上一个新的台阶,人们得以追求高层次、高品位和多样化的生活。
⑶温饱——小康——全面小康。


 

文章来
源 w

上一页  [1] [2] [3] [4] 

,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
评价:
用户名:
相关分类
高一历史教案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