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趣学网 - http://www.quxue6.com !

中小学教育试题课件下载管理培训文书写作酒店管理百科知识常识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趣学网中小学教育免费教案历史教案高一历史教案第26课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第26课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12-26 23:19:43   浏览次数:856  栏目:高一历史教案

标签:高一历史教案大全,高中历史教案,http://www.quxue6.com 第26课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 摘自新华网

     图二  20xx年9月,西班牙发生不法分子焚烧华商鞋店事件(右图)。有人打出标语:“把埃尔切(西班牙制鞋业中心)所有亚洲鞋子都赶出去。”

——摘自新浪网

(1)图一和图二反映的相同问题是什么? (2分)

 

 

 

材料二  大众汽车制造公司的新型车“POLO”,虽然是在沃尔夫斯堡(德国城市)组装的,但是几乎有一半部件来自国外。……单是在德国汽车制造部门中,从1991年到1995年,就失去了30万个工作岗位。

材料三  (德国)总理(科尔)说:“我们太贵了”,……有一个词开始走红:既得利益。……据说这些既得利益现在都需要打破。……(既得利益)指的是病假工资、子女补贴费、对不当解雇的保护、失业救济金、国家创造就业机会、每周5天工作制、每年30天法定休假,……1996年4月出台的政府施政纲领使用了这样的标题:《为了增长和就业》。科尔和他的部长们现在开始剥夺这些既得利益,全面削减各种社会福利和工资。……(这些政策的)核心理论之一是德国的社会福利国家变得愈来愈昂贵了,过多的公民……宁愿领取社会福利金而不去工作。

——汉斯—彼得·马丁    哈拉尔特·舒曼《全球化陷阱——对民主和福利的进攻》

(2)依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德国总理科尔说“我们太贵了”的原因是什么?其影响如何?为此,当时德国政府打算采取什么措施?(5分)

 

 

 

 

 

 

 

 

 

材料四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对此出现了以下两种议论、看法。

看法一  “ … … 好在世界已经变得越来越小。已无新大陆可以发现。连南极冰层下的土地业已测量清楚,连大西洋中时隐时现的珊瑚岛也已记录在案。已有‘地球村’的说法。东方人、西方人,不过是‘地球村’中的‘鸡犬相闻’的村民而已。”

――(刘心武《献给命运的紫罗兰》)

看法二:见漫画

 

(3)你赞同哪种看法?依据材料概括其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5 分)

 

 

 

 

 

 

22(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75年,日本千叶市川崎炼铁厂将严重污染的铁矿石厂转移到菲律宾。这个事情在当时的日本被认为是一件两全其美的好事,污染转移到其他国家,不致危害本公民,又有充分理由向世人宣称,这是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赚取外汇和工人就业的机会。

 ——赖余贵《污染转移与生态殖民》

材料二  20xx年12月,香港承办世贸部长会议,全球几千名反全球化人马随之纷纷杀到,用特区政府的话叫做“展现世界示威文化”,有人说反全球化运动已经“全球化”(见下图)。

            

材料三  20xx年3月11日,博鳌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在世界多维勒会议上表示,中国和亚洲其他发展中国家不希望成为全球化的替罪羊。(见下图)

 

                    

走向世界的澄海玩具         西班牙发生焚烧“中国制造”的鞋类事件

材料四  有人欢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他们认为这是能够带来幸福的“馅饼”;有人反对全球化的到来,认为这是一个“陷阱”。(见右上图)

 

           

 

请回答:

(1)你如何看待材料一中的“一件两全其美的好事”?(3分)

 

 

 

 

 

 

(2)你如何评价材料二中日益升温的反全球化活动?(3分)

 

 

 

 

 

 

 

(3)你如何看待中国在全球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4分)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第26课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第26课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相关文章

tag: 经济全球化   高一历史教案,高一历史教案大全,高中历史教案,免费教案 - 历史教案 - 高一历史教案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
评价:
用户名:
相关分类
高一历史教案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