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23:19:43 浏览次数:417次 栏目:高一历史教案
7、红军长征
1)、时间:1934.10―1935.10(中央红军);1936.10(三大主力会师)
2)、遵义会议:内容-结束了…、肯定了…,确立了…。意义-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3)、意义:为中国革命锻炼和保存了一大批骨干。
五、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1、 抗日战争
1)、胜利原因: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全民族的抗战。
2)、历史地位:中华民族取得近代以来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2、人民解放战争
这里首先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在抗战胜利后,中国并没有获得一个和平稳定的局面?让学生了解蒋介石的独裁和内战的方针。这里面要强调一下毛泽东的”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著名论断和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对于整个战争的进程,可以将它分为三个大的阶段:
1)、战争三阶段:战略防御(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战略反攻(1947年6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揭开反攻序幕)、战略决战(1948年底至1949初三大战役歼灭国民党主力)
2)、夺取最后胜利:渡江作战,解放南京,向全国进军。
3)、新中国的成立:筹备(1949年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历史意义:从国内、国际和思想三个方面来概括:其中国内意义强调实现了中国的独立、统一;国际意义强调改变世界政治格局,鼓舞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解放斗争;思想意义强调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2)、基本经验:
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指导;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有一支坚持武装斗争的人民军队;组成一个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3)、标志:新中国的建立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
五、总结
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五四运动
新民主主义 无产阶级的政党成立 ——中国共产党成立
革命 北伐战争
土地革命
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 红军长征
(1921年——1949年) 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
小结
数千年来,中国的历史是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近百年来,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又凭借坚船利炮,把中国一步步拖入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国人民为了自由、民主、独立和统一整整奋斗了一个世纪,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从此,劳动人民成了新中国的主人。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点,标志着中国社会进入了新的时期。今天让我们铭记这一段历史,继承先烈们传承下来的革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21世纪的复兴而努力。
附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同阶段在革命对象、主力军、思想指导、领导核心、革命目标等几个方面的区别
阶段 革命对象 革命主力 指导思想 革命领导
五四运动和中共的诞生 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 无产阶级初步显示力量 马克思主义 无产阶级领导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中国各革命阶级 中共民主革命纲领与三民主义 国共第一次合作
土地革命战争 国民党发动派 主要依靠农民革命 逐步形成的毛泽东思想 共产党独立领导
抗日战争 日本帝国主义 全民族的一切革命力量 国共第二次合作
解放战争 国民党发动派 主要依靠人民群众 共产党独立领导
[课后反思]
本课内容较多,体系复杂,讲述了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我主要是分阶段来讲述,突出重点。教材中提到的探究的重要问题,通过学生分组合作讨论的方式来完成。通过多媒体情景教学法,来再现历史,然后提问或者是学生发现问题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上下来,觉得学生把握上还有差距。新的课程,学生也需要适应。
tag: 暂无联系方式 高一历史教案,高一历史教案大全,高中历史教案,免费教案 - 历史教案 - 高一历史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