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高一历史教案大全,高中历史教案,http://www.quxue6.com
经济复习提纲,
17、十一届三中全会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是新中国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成为我国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开辟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伟大起点。
18、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发展多种经营;国有企业改革:改革管理体制——间接管理为主;改革所有制——以公有制为主体;改革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最主要的形式和核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中心环节:增加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改革是发展动力;发展是改革目的;改革必须注意把握发展的速度。正确把握发展的速度至关重要。经济发展速度过低或者过高,都不利于深化改革;
18、我国1980年开始创办经济特区,先后设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1988年)5个经济特区。继经济特区之后,中国政府又在沿海开放城市和其他开放城市,划出一定的区域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1985年国务院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环渤海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1990年中央政府宣布开发上海浦东,成为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有什么特点: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19、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1992年中共十四大报告指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21世纪初基本建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①有利根本上解决我国经济上深层次体制问题; ②有利与国际经济体制“接轨”; ③有利解放和发展我国的生产力; ④有利于建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⑤有利于合理配置资源。
20、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⑴、物质生活的变化(衣食住的变化)
①衣:鸦片战争后,西式服饰传入中国。中国传统长袍马褂与西装并行,中国服饰出现中西合璧产物—中山装和旗袍
②食:鸦片战争后,西餐在通商口岸流行,成为上层社会的一种时尚
③住:北京四合院为中国传统住宅,鸦片战争后,西式建筑在租界地区出现,中西合璧的里弄住宅和花园式洋房。
⑵、社会习俗的变化:辛亥革命对礼仪的革新意义重大,体现了民主共和精神
①交际礼仪的变化—用鞠躬、握手代替跪拜、作揖等礼节,用同志、先生等称呼代替大人、老爷等称呼,显示平等、自由等文明精神。
②婚俗礼仪的变化——倡导婚姻自由是新式婚俗基本内容;但这一习俗的变化主要发生在通商口岸的知识层及官宦人家。
21、影响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的因素:①西方科技传入和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②西方列强的侵略带来西方民主思潮和生活方式的影响③政治变革和政府政策的推动④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中国近代以来交通和通迅工具的进步:①、铁路:是中国人修筑的第一条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是清政府修筑唐山到胥各庄的唐胥铁路,②、电讯:1877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架设了中国近代第一条电报线
近代中国出现了哪些新式交通工具?(火车、轮船、汽车、飞机、电车等)
中国近代以来交通和通迅工具的进步对人们生活的影响:①加强各地联系;②促进经济发展;③促进知识传播信息交流;④有利自然经济解体;⑤改变人们出行方式;⑥转变人们思想观念;⑦使生活多姿多彩;⑧推动中国近代化历史进程。
22、国人最早在中国境内创办的报刊是《昭文新报》。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是《定军山》第一部有声电影是《歌女红牡丹》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是《渔光曲》。〈义勇军进行曲〉是电影《风云儿女》的插曲,后来成为国歌。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这是中国第一家电视台;中国1994年正式接入互联网。
23、大众传媒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报道时事信息,传播知识,宣传教育,开启民智,舆论监督,宣传政治纲领,推动社会政治运动发展,提供休闲和娱乐,促进科学知识普及,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24、迪亚士到达非洲的最南端好望角。哥伦布最早到达美洲,发现新大陆。达•伽马最早到达印度。
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欧洲同亚洲、非洲以及新发现的美洲等地的联系,逐渐结束了各地孤立的状态,地区性的贸易向世界性的贸易扩展,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25、荷兰积极向海外进行殖民扩张,在非洲夺取好望角,在亚洲一度占据台湾,在美洲建立新尼德兰殖民地。17世纪荷兰已经成为世界范围的殖民帝国。
26、英国在亚洲蚕食印度土地,在美洲建立13个殖民地。发布〈航海条例〉打击荷兰。从荷兰夺取新尼德兰,改名为纽约。从法国夺取加拿大和新法兰西,成为日不落帝国,最终确立世界殖民霸权。
27、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建立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殖民扩张与掠夺。
28、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有珍妮机、蒸汽机、汽船、蒸汽机车。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有内燃机,汽车、飞机、电灯、电话、电影、电车,人类进入电气时代。还有药品、炸药、人造纤维等。
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19世纪中期,世界市场形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
29、1929年—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具体原因是生产和销售的矛盾。爆发标志是1929年美国股市的崩溃。这场危机特点是时间长、范围广、破坏性大。
罗斯福新政历史背景:①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打击美国;②胡佛政府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无法解决危机;③罗斯福1933年就任美国总统。
30、罗斯福新政内容:包括救济、复兴、改革三个方面。具体措施包括整顿银行和金融业、调整农业政策、复兴工业、社会救济和公共公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复兴工业
31、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政府对经济全面干预。
探讨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对美国而言:使美国度过危机,保证美国民主,开创国家干预经济先例,使美国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美国政治影响深远; 对资本主义国家而言;开创经济发展新模式,影响深远;局限性:不能根本上杜绝危机.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经济复习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