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高一历史教案大全,高中历史教案,http://www.quxue6.com
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2)中国古代的手工业生产,地域分布广泛,生产规模巨大,分工细密,产品种类多,生产技术先进。
(3)中国古代的手工业,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远销亚欧非地区,广受赞誉。
(4)手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与工场手工业的出现。从经营的方式来看,私营手工业经历了由家庭手工业到作坊工业,再到工场手工业的经营方式的转变。到明朝中后期,在私营手工业中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5)经济重心南移与工业分布的相应变化。中国古代的经济重心,起初在北方,以后逐步移至南方。大约到南宋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完成了从北方到南方的变迁。随着经济重心的转移,有不少工业部门、工业制品的主要产地,也从北方逐渐转移到南方。这种情况,在中国古代丝织业地区分布的变化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6)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结合,但手工业的发展受到农业生产的制约。
案例拓展园:《国语•晋语》中说:“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该材料说明西周时期
A.手工业被官府垄断
B.私营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
C.家庭手工业是主要经营形态
D.手工业开始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答案:A
解析 关键是读懂材料。本题旨在考查商周时期手工业生产由官府垄断这一知识点。
5、考点五:陶与瓷的区别
学法指要:比较陶和瓷的物理特点,要注意从其原料成分和温度上进行比较。
思维开放线 把陶与瓷相提并论称为“陶瓷”,这种说法由来已久,它反映了陶和瓷都是火与土的艺术。由于陶发明在前,瓷器发明在后,所以瓷器的发明很多方面受到了陶器生产的影响,如人们对火的性能的掌握、对黏土特点的充分认识等。但陶与瓷无论是物理性能还是化学成分都有本质的不同。陶器和瓷器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陶器的胎料是普通的黏土,瓷器的胎料则是瓷土,即高岭土(因最早发现于江西景德镇市高岭村而得名);
(2)陶胎含铁量一般在3%以上,瓷胎含铁量一般在3%以下;(3)陶器的烧成温度一般在900℃左右,瓷器则需要1300℃的高温才能烧成;
(4)陶器多不施釉或施低温釉,瓷器则大多数都施釉;
(5)陶器胎质粗疏,断面吸水率高。瓷器经过高温烧制,胎质坚固致密,断面基本不吸水,敲击时会发出铿锵的金属声响。
除以上所举,陶与瓷的不同之处还表现在:陶器并不是某一个国家或某一地区的专有发明,它为人类所共有。任何一个早期的农业部落,都有可能制作出陶器。而瓷器则不同,它是我国独特的创造发明,然后通过海路和陆路,大量输出到海外,才使制瓷技术在世界范围得到普及。
案例拓展园:下列关于古代制瓷业发展历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商朝时期开始出现原始的陶瓷
B.魏晋南北朝时北朝烧制出白瓷
C.宋代景德镇成为“瓷都”
D.明朝时期创造了中外闻名的珐琅彩
答案: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陶瓷业的产生发展历程。各个时期制作陶瓷的技术水平是与该时期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在清朝时期才创造了中外闻名的珐琅彩。
高考经典感悟
例1:(20xx年,全国)广州是隋唐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这条海上丝绸之路
A取代陆路丝绸之路,成为当时唯一的对外商路
B是通向日本、朝鲜的主要商路
C最远可抵达非洲东海岸
D可到达波斯湾
答案:D
解析 隋唐时期有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通向日本、朝鲜的商路是从登州、扬州出发的。C项是郑和下西洋时最远到达的地方。
例2:(20xx年,全国)下列手工业行业中,较早兴起的是
A冶铁业 B制瓷业
C造纸业 D印刷业
答案: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解题关键是明确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情况。早在春秋时期,冶铁业就已经兴起。
例3:(20xx年,上海)自南宋末年至明清,民众服装、被褥原料和主食品发生了什么重要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这种变化有何积极影响?
答案 变化:南宋后棉布逐渐取代麻布成为民众主要服装和被褥原料;明朝时期玉米、甘薯逐渐成为面之外新的主食品种。
原因:棉花种植面积扩大及纺织技术改进;种植玉米、甘薯成本低、产量高;棉布物美价廉,深受欢迎。国内各民族间的交流和中外交流促进纺织技术进步和玉米、甘薯的引进。官府提倡,推广种植。
影响:民众生活有所改善,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经济作物的种植和商品经济发展,最终导致江南一批工商业城镇的兴盛。
解析 本题看似是考查民众的服装、被褥原料和主食品种变化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农业生产发展变化和农业新品种引进的问题:要把科技进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有机地联系起来进行思考。才能领悟出其中的深意。
同步优化训练
一、选择题
我国古代有高超的冶金技术。请回答1~3题。
1.古代青铜艺术进入繁荣时期应是在( )
A.商周时代 B.秦汉时期
C.南北朝时期 D.隋唐时期
2.下列手工业行业中较早兴起的是( )
A.冶铁业 B.制瓷业 C.造纸业 D.印刷业
3.我国能够把生铁和熟铁混炼成钢的灌钢法,出现在( )
A.春秋战国时期 B.两汉时期
C.南北朝时期 D.隋唐时期
纺织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手工部门之一。请回答4~5题。
4.古代丝织业中提花机的完善、定型是在( )
A.西周 B.战国 C.西汉 D.隋唐
5.棉布成为中国人的主要衣料是在( )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