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23:19:43 浏览次数:415次 栏目:高一历史教案
10.经济发展是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1979年凤阳一段花鼓词中唱到“说凤阳,道凤阳,
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包地包产后,家家生活大变样。”凤阳地区“家家生活变大样”的原因是
A.过渡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13.下列这组图片与城市国有企业改革相关的内容是:
:
A.改革管理体制,把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
14.1983年12月1日,商业部通告全国:敞开供应棉布。从此,自1954年9月19日开始使用的布票成为了历史文物,这说明:①中国已经全面迈向小康社会②政府改变了以行政手段调配资源的做法③中国逐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④中国的棉布生产已经出现了供过于求的局面
A.①②
15.20世纪80年代,我国在改革的实践中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这条道路就是:
A.发展高产、高效、优质农业
C.确立土地承包关系
16.1953年我国开始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是性质完全相反的两种经济政策
C.是为了发展生产力而对生产关系的调整
17. 1985年邓小平说“改革是中国第二次革命”,其本质含义是
18.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安徽省凤阳县一个农村的十几户农民,曾写下一份契约:“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全年上交公粮和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农民签下这份契约,说明
C.农民拥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tag: 暂无联系方式 高一历史教案,高一历史教案大全,高中历史教案,免费教案 - 历史教案 - 高一历史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