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23:19:43 浏览次数:187次 栏目:高三历史教案
第六章 清朝晚期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测 试
一.选择题(每个3分,共20小题60分)
1.禁烟运动中的林则徐代表了谁的利益
A.清朝政府 B.禁烟派 C.人民群众 D.中华民族
2.在禁烟运动中,林则徐主张对外商“奉法者来之,抗法者去之”,“正当贸易者,加以优待,倘有带烟发觉,立正刑诛”,这说明林则徐
①对外商注意区别对待 ②鼓励正常贸易,反对鸦片走私
③主张对外开放,反对闭关锁国 ④坚持正义立场,讲究斗争策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3.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A.保护鸦片贸易 B.割占中国领土
C.打开中国商品市场 D.争取外交礼仪平等
4.《天朝田亩制度》绝对平均分配方案无法实现的根本原因是
A.当时军事斗争紧张,客观环境不允许 B.中外反动势力日趋合流,力量对比悬殊
C.违背了小生产者兼小私有者的本性 D.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其失去了吸引力
5.“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体现了太平天国
①绝对平均主义的方案 ②具有理想主义色彩
③反映了农民阶级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要求和愿望 ④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④
6.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话说明太平天国
A.不能充分依靠人民 B.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C.没有彻底革命精神 D.没有实行宗教改革
7.在向西方学习问题上,《资政新篇》与《海国图志》的主要区别在于
A.是否抵御外来侵略 B.是否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C.是否发展资本主义 D.是否学习西方文明
8.美国专使顾盛所说:“我们将这个门户开放得更宽阔”是指①兵船可任意到中国各通商口岸巡查贸易②在通商口岸设立医院、教堂③在通商口岸自由贸易④清政府要负责保护教堂及其坟地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9.马克思在《天津条约》签订后说:“从政治观点来看,这个条约不仅不能巩固和平,反而使战争必然重起。”他的主要依据是
A.英法未能率先签约 B.太平天国控制长江流域
C.清政府在政治上没有完全臣服 D.清政府的尊严受到严重损害
10.定都天京后,洪秀全颁布法令:“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这说明洪秀全
A.背叛了农民革命事业 B.没有摆脱封建传统观念的影响
C.要限制杨秀清的野心 D.为了完善农民政权的法律性
11.马克思指出:“鸦片不曾产生催眠的作用,而倒产生了惊醒作用,历史的发展好像首先要麻醉这个国家的人民,然后才可能把他们从历来的麻木状态唤醒似的。”这里马克思所说的“唤醒”主要是指
A.林则徐在广州的禁烟运动 B.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
C.19世纪中期的洋务运动 D.鸦片战争期间爱国军民奋起抗击英军
12.太平军西征时,诸王会奏提出建都天京,兵士日众,宜广积米粮,以充军储而裕国课。……安徽、江西米粮广有,宜令镇守住将在此晓谕良民,照旧交粮纳税,天王对此同意。对此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太平军放弃《天朝田亩制度》 B.太平天国领导者认为当时立刻平分土地不适当
C.太平天国用交粮纳税来解决军粮问题 D.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
13.定都天京后,天王临朝时,只有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等几个王可以进见,其他官员都排列在大门内,按照仪式跪拜,呼喊“万岁”,这些表明
A.太平天国政权具有封建化趋势 B.太平天国政权已转为封建政权
C.清朝用封建思想腐蚀太平天国 D.洪秀全已经成为封建地主阶级代理人
14.太平天国运动的最主要历史功绩是
A.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与崩溃 B.担负起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任务
C.提出了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D.配合了亚洲第一次民解运动高潮
15.鸦片战争后,“新思想的萌发”之“新”的主要含义是
A.揭露腐败现象,呼吁革除弊端 B.抛弃“天朝上国”梦幻,放眼看世界
C.批判程朱理学,提倡经世致用 D.“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16.一位英国人说过,中国多织一匹布,英国就会少销一匹,因而“机器不宜进中国”,这段话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中英纺织品贸易矛盾 B.中英机器进口矛盾
C.中英争夺商品销售市场 D.中英贸易入超激化矛盾
tag: 中国 高三历史教案,高三历史教案大全,高中历史教案,免费教案 - 历史教案 - 高三历史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