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趣学网 - http://www.quxue6.com !

中小学教育试题课件下载管理培训文书写作酒店管理百科知识常识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趣学网中小学教育免费教案历史教案高三历史教案高考冲刺阶段主观题解答分类指导与训练

高考冲刺阶段主观题解答分类指导与训练

12-26 23:19:43   浏览次数:134  栏目:高三历史教案

标签:高三历史教案大全,高中历史教案,http://www.quxue6.com 高考冲刺阶段主观题解答分类指导与训练,
历史认识题依据前面提到几种情况要注意以几点(1)对相关历史问题的总体把握,一般可从原因、内容(过程)、影响(意义)等几大方面入手,多数题目是就其中的某一方面作出要求。这种认识一定要抓住主干与本质,不能把概括当成缩写。(2)对相关问题的分析评价,不同于普通的分析评价题,只亮明观点,不要展开分析。(3)由具体问题谈一类问题的看法,其宗旨是要说明这类问题的重要性(由原因与影响入手)、这类问题应对方法(从过程、内容入手)等。(4)通过历史问题对相关现实作出预测,要从历史问题的原因、影响入手,同时还要密切联系现实问题,得出与现实问题的相关报道一致的结论。
认识启示题,一般而言与前面几个设问联系密切,因此,一定要注意这一问答案与前面答案的协调,
[例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589年,利玛窦移居韶州,开始使用知识传教法。在此结识了儒生瞿太素,并翻译欧几里德《几何学》……他接受瞿太素的建议,儒冠儒服,以学者面目宣传西方科学知识……1601年时,利玛窦到北京,得到万历皇帝的赏识,赐留北京传教。……(此后)教士们口说汉语,身着儒服,每个人还有中国名字……1601年时,中国内地已有250个天主教徒。
    ———《中国对外关系史讲义》
材料二  汤若望是明末清初中国耶稣会教区的主持人。其精通天文、历法、兵器制造等,1644年被顺治帝授以钦天监监正的职位。1660年杨光先上告汤若望等传教士阴谋不轨,并攻击《明宪历》(清当时使用《明宪历》等西方历法),汤若望、南怀仁等教士被捕入狱。1668年康熙帝亲自处理此案,他让杨光先与南怀仁同时当众测试天象,南怀仁无误,杨光先则误差不断,于是……复用《明宪历》。主张“宁可使中夏无好历法,不可使中夏有西洋人”的杨光先被革职。
    ——《中国对外关系史讲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利玛窦传教方式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评述杨光先对外来文化的基本态度是什么?据此分析中西文化冲突的实质。
(3)从以上材料所述中,你对外来先进科学技术传播的过程,有何认识?
[参考答案]
(1)特点:首先在社会上层传播;采用知识传教法适应中国习俗。
(2)基本态度及评价:极力排斥外来先进文化;反对中外文化交流;是盲目排外的思想。实质是: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封建文化的碰撞。
(3)认识:当时,西方人在中国传播先进科学技术只是作为传播宗教的一种手段;外来先进科学技术的传播遇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守旧意识的抵制,传播非常艰难(充分利用材料,与第②问作答);先进文化及科学技术的广泛传播需要一定的社会环境。(由具体现象,上升到理性认识)
讲解:认识的前两点实际就是对材料一、二的概括提炼,只有在对材料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得出。第三点,是认识的难点,但这一点十分必要,因为,我们得认识的目的,就是用以指导现实中的实践活动,只有通过由具体到一般的理性认识,才能起到这一作用。当今,科学技术的传播虽然不会遇到如明清时期一样的情况,但是现实中仍有阻碍科学技术推广与发展因素,也是不可否认的。
只记方法不练习,纸上谈兵无意义。提高水平靠实战,给你几题练一练。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20xx年06月15日《国际商报》)八国集团成员几乎都是世界上最发达国家。从人类历史看,发达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过程中,无约束地、大量地排放了温室气体,是过去200多年里,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肇事者”。从工业革命开始到1950年,人类由于化石(在石化)燃料(包含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燃烧释放的二氧化碳的总量中发达国家占了95%;从1950年到2000年的50多年当中,发达国家的排放量仍占到总排放量的77%。因此在温室气体减排这个问题上,发达国家负有不可推卸的主要责任,也应承担主要的义务。
材料二    中国与部分发达国家二氧化碳排放情况对照表
国家名称 GDP(10亿美元) 人均GDP(美元) 二氧化碳排放量
   人均排放(吨) 占世界排放总量(%)
   1980年 1998年 1998年
美国  9,837.4  34,737  20.1  19.9  22.5
日本 4,841.6  38,093  7.9  9  4.7
德国  1,873.0  22,841  12.4  10.1  3.4
英国  1,414.6  23,815  10.2  9.2  2.2
法国  1,294.2  21,861  9  6.3  1.5
中 国 1,080.0 847  1.5  2.5  12.8
材料三  (20xx年10月8日《南方日报》)据BBC报道,英国新经济基金会的报告显示,如果全世界每个人都像美国那样消耗资源的话,人类需要5.3个地球才能承担全人类的消耗量;如果像法国和英国的消耗水平,人类需要3.1个地球。这一数字相对于西班牙的水平是3,德国是2.5、日本是2.4、而中国则为0.9。
中国的快速发展促使西方国家把工厂转移到中国大陆,因此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反映出西方国家的高消费水平。
两年前美国研究人员指出,14%的中国废气是由生产出口到美国的货品所造成的。
新经济基金会认为,气候变化的讨论焦点应从商品生产国转移到商品消费国。
请回答:
(1)依据所学历史知识,说明1950年以前世界化石燃料(包含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开发利用情况。
(2)在工业经济时代二氧化碳的排放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达程度是成正比的,依据美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分析,美国大致从什么时候开始其二氧化碳排放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今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
(3)发达国家采取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工厂的方式,到达转移污染的目的。请依据所学历史知识及相关材料,说明发达国家转移工厂的情况及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4)目前,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请指出中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逐渐发展成为“世界工厂”的。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在环境问题上成为某些发达国家指责的对象,请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发达国家才应是全球气候变暖主要责任者。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高考冲刺阶段主观题解答分类指导与训练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
评价:
用户名:
相关分类
高三历史教案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