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高三历史教案大全,高中历史教案,http://www.quxue6.com
高考冲刺阶段主观题解答分类指导与训练,
(5)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说:“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请谈一下你对十七大报告这一内容的认识。
2.阅读下列有关美国经济崛起的材料;
材料一 美国东靠大西洋,南靠大西洋的墨西哥湾,西靠太平洋,北面还靠加拿大的圣劳伦斯河与大西洋相通的五大湖。美国的北部、东部、南部,都能通过大西洋直接与西欧主要工业国家通航。1904年,美国以强权在巴拿马地峡开始开凿巴拿马运河,不仅使美国的太平洋海岸与大西洋海岸的船舶往来有了最近的航道,而且使美国东西部都能与太平洋沿岸或大西洋沿岸的国家地区,建立起了海上运输航程最短的直接往来。
材料二 按照德国发动大战的主要原因——抢占殖民地,重新瓜分世界,美国有可能立即卷入大战争夺重新瓜分世界利益,因为当时英国拥有2250万平方公里的殖民地,法国拥有l060万平方公里,德国只有290万平方公里。而美国的殖民地更少,由于殖民地基本上被英、法两国所霸占,美国海外商品市场和资本输出的投资市场总共约有50亿美元,仅为英国的十分之一,法国的六分之一,也只有德国的九分之二。应该说发动大战攫取殖民利益的驱动力,美国不会比德国弱,然而,1914年8月4日,美国总统威尔逊发表声明:美国政府将保持中立,直到战争结束。战争开始后的两年半,美国的确保持着未直接参战的“中立”。
这种保持“中立”的选择,使美国处于更主动更有利的地位,应该说是美国在国际争端和经济竞争中的一种巨大成功。
材料三 美国这个新兴的工业国家,充分抓住英、法等国过早地偏离工业经济发展为主的道路,走向资本输出为主的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形成本国积累资金和大量吸收国外资金,高速发展工业生产,壮大工业经济实力的发展路子,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如1860年到1890年的30年时间内,美国工业生产就增长了6倍。1890年,美国工业产值达94.98亿美元,英国为42.63亿美元,德国为33.57亿美元,法国只有29亿美元。资本输入的债务国——美国的工业产值,比资本输出国的英、法两国工业产值的总和71.63亿美元还多23.35亿美元,这为美国进入20世纪以后。能由债务国变成债权国,成为国际金融资本的集中国,成为世界经济的重心,打下了工业经济深厚的基础。
总之,从“英国时代”到“美国世界”的跨越,是国际竞争的必然结果。
以上材料均引自熊承忠等著《大循环》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二分析,从世界范围看,当时帝国主义国家间的主要矛盾有何新的发展趋向?为什么?
(2)19世纪晚期,美国与英法两国在发展经济的道路上有何不同?产生了什么不同后果?
(3)依据材料一、二、三,概括归纳出美国经济崛起的原因与条件。(不得摘抄材料原句)
(4)从“英国时代”到“美国世纪”大跨越的必然性,你能得出什么认识?
3.15世纪末的新航路的开辟,实现了欧、亚、美大陆文明的全球性交汇,从而引发了全球一体化的历史进程,“一体化”成了世界近代现代史发展的主要趋势。但是,历史的进步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全球一体化进程必然伴随着形形色色不合理、不平等和非正义的现象。工人阶级戴上了资本奴役的枷锁,国际关系领域出现了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奴役以及强国对弱小民族的压迫和欺凌,乃至国际贸易中不公平的规则和不平等的关系等等。因此,世界近现代史中便充满了各种各样反抗奴役压迫、争取自由平等的斗争。这些斗争有助于纠正一体化进程中出现的不合理因素,从而使一体化沿着正确轨道良性发展,使世界在进步的同时日趋公平和谐。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美国历史学家L•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一书写道,广大亚、非、拉国家经济的不发达状况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发达状况,“并非两个孤立无联系的现象”,二者是“相互联系”的。请分析说明在工业革命影响下,这种联系是如何体现的?
(2)19世纪中期,面对西方殖民主义所带来的民族危机,亚洲各国在为争取民族独立所做的斗争和努力中出现哪两种典型的方式?结果如何?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洲人民反对殖民主义奴役的斗争取得了什么成果?
(4)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一体化进程在经济方面表现出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发达国家积极倡导推进经济的全球化,而与此同时反全球化的运动也在悄然兴起(下面是两幅有关反全球化运动的图片)。依据所学知识回答反全球化运动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5)依据对世界历史发展进程及与之相伴的亚洲人民反殖民主义斗争历史的分析、认识,你认为发展中国家应如何应对全球化?
(五)文物、图片、图表材料题:
题目特征记心中,遇到问题才不懵:题目以文物(题目只能提供图片)、图片、图表为素材,要求从这些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回答相关问题。与文字材料相比,文物、图片、图表材料形象生动,能充分调动考生的形象思维,并能增强试卷的活力。因此,这些材料在近几年高考命题中运用较多。
答题技巧记得牢,作答迅速分数高:文物(图片)、图片、图表,是特殊的历史材料,只要完成了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步骤,剩下的作答与其他类型的问题就没有什么区别了。因此,我们对这类题首先要消除神秘感,然后,掌握从这些材料中获取信息的方法与技巧就可以了。
(1)文物材料的处理方法:从历史文物中获取信息的主要种途径有:一、文物图片直接显示的信息,对此我们只需要抓住其外形和文物上附着的文字、图案即可。二、命题者对文物图片所做的文字注释或说明。这种文字注释,一般是由于解题需要命题者才加上去的,因此这些信息有效率极高,必须高度重视。三、虽然题目给出的是文字图片,但我们解题时需要把它当成文物实物,充分想象能从这一实物中获取的信息。如一块出土的纸的残片,如是真的实物,可通过摸感受其光滑程度,还可以通过一定手段知道它的制做材料。
[例1] 文物是重要的历史历史资料。人们从先秦铜器不仅看到了那一时期的各种器皿、兵器和工具,而且了解到当时的冶炼技术、生产水平、文字、艺术和社会生活等各种情况。
材料一 毛公鼎是中国二千八百多年前的一件宗庙祭器。它的内壁铸有铭文,铭文 32行、498 字,是现存商周两代七千多件有铭文的铜器中,铭文最长的一件。全文可分五段:1、追述周代文武二王开国时政治清平的盛况,对比作鼎时时局不靖;2、宣王策命毛公治理邦家内外;3、给予毛公以宣示王命的专权;4、告诫鼓励毛公以善从政;5、赏赐毛公车、兵、命服。毛公为表示感谢和称颂周天子的美德,作鼎以为纪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高考冲刺阶段主观题解答分类指导与训练